查看原文
其他

美丽但危险!国内多处海边发现 | 一周新知

南都报道 南方都市报 2024-02-08


🌌 南都新知 Vol.43-1 🌠

现身海南多处海边、蜇伤游客!

美丽的僧帽水母有多毒?

被水母蜇伤了应该如何处理?
一起来看看⬇️


下方1️⃣张图,带你知多点 🚀
(点击图片可放大)
(长按扫码可阅读原文)


 深读 

多家媒体报道,近日海南文昌、三亚多处海边发现僧帽水母,并有游客被蜇伤。僧帽水母是一种怎样的生物?被水母蜇伤了应该如何处理?

水母实则是“葡萄牙战舰”

僧帽水母,因形状像僧侣的帽子而得名,国内主要分布在东海、南海包括西沙群岛地区,在国外则多分布在太平洋、印度洋和大西洋暖海区,尤以太平洋热带一赤道区较为普遍。

僧帽水母。网络资料图

僧帽水母,虽然说是“水母”,但严格意义上来说,它其实并不是“一个”生物,而是由成群水螅体和水母体构成的群落,是终生群居的一类浮游腔肠动物。以浮囊为主的一块是水母体,浮囊之下的部分归水螅体,它们各司其职,共同组成一个稳定生活的“小团体”。在欧洲,它又被称为“葡萄牙战舰”。

僧帽水母构造。网络资料图

僧帽水母本身并没有动力,一般是随着风、水流及潮汐来漂浮觅食。“僧帽”部分,就是水母体构成的大型浮囊体,起到漂浮气囊和导向的作用。浮囊体一般为紫蓝色,可有效地防御太阳紫外线的伤害,内有特殊的腺,可以提供氮气、一氧化碳等气体使自身膨胀而上浮,如果排出囊中的气体,它就可以悄悄地潜入水中。浮囊体顶部有如风帆般的膜冠,可以帮助其调整方向,借助风力在水面漂浮前行。为了维持生命,僧帽水母常会翻动“僧帽”,以保持湿润。

“僧帽”下面的部分则由多种水螅体构成,包括含刺细胞“触须”、营养体、生殖体。触须平均长10米,最长可达22米,这些长长的、柔软的触手宛如一条条美丽的绸带在海中飘舞。然而这份美丽只可远观,不可接触,它们宛若绸条的触须是名副其实的“毒手”,上面布满有毒素的刺细胞,毒素烈度不输于当今世界上任何的毒蛇,僧帽水母就靠这些长长的触须来捕捉鱼虾等小型海洋生物为食。

刺细胞。网络资料图

人类一旦与其接触,可产生触电般的疼痛,皮肤上会留下“鞭痕”,所以它在日本也被称为“电气水母”。僧帽水母分泌的毒素属于神经毒素,随着时间的推移,毒素的作用会逐渐加重,除了皮肤留痕、遭受疼痛之外,蜇伤程度严重还可能会出现全身无力、呼吸困难、血压骤降、休克等症状,甚至会因肺循环衰竭而死亡。

一物降一物

虽然身带剧毒,僧帽水母在海洋世界也拥有一起生活的“好朋友”,包括小丑鱼及巴托洛若鲹。小丑鱼的黏膜不会触动刺细胞,可以随意来往僧帽水母的触须之间,这些鱼类可以从僧帽水母中得到安全保障,而它们会吸引其他小鱼来作为僧帽水母的食物。

吸食触手的大西洋海神海蛞蝓。网络资料图

僧帽水母在海中亦算不上是“所向披靡”。僧帽水母的天敌是一种叫蠵龟的海龟,它对毒液有天生的免疫力,吃僧帽水母的时候可以连剧毒的触手一起吞下。除了皮糙壳厚的海龟之外,看似娇柔软弱的“大西洋海神”海蛞蝓也是其天敌。海蛞蝓不仅可以消化僧帽水母,还能将刺细胞吞下并将其送至自己身体突起处的尖端,把触手上的刺胞化为己用防身。这个神奇的技能还有个名称叫“盗刺胞”

如何预防被蜇伤?
被蜇伤应该如何处理?

如何避免与僧帽水母的“美丽邂逅”?专家建议下海玩水时要尽量避免裸露大片皮肤,或选择有防鲨防水母网的安全海滩玩耍。需要特别注意的是,已搁浅死去的僧帽水母或脱落的触须,在数小时内,仍可以对人体造成同样的伤害,所以遇到冲上海滩的水母需要收起旺盛的好奇心,保持距离,切勿直接用手触摸

一旦被僧帽水母蜇伤应该如何处理?立即远离僧帽水母所在海域或海滩,切忌空手处理伤处,应用干净毛巾或戴手套清除皮肤表面的触手和毒液;切忌用淡水冲洗,因为淡水的刺激可以刺激刺胞使其释放更多的毒素,应该用海水进行冲洗;如出现持续瘙痒、皮疹或其他更严重症状如呼吸困难或休克,应及时送往医院由专业人士处理。

南方都市报(nddaily)、N视频报道

统筹:群芳

编辑/深读整合:许乐

美编:蔡沐晗

微信编辑:杨晨欢

资料来源:中国动物主题数据库、国家动物资源标本库、新华社、科普中国、《科学之友》等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美丽但危险!国内多处海边发现 | 一周新知

南都报道 南方都市报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