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LAF·观察丨中国当代景观设计——吴欣访谈

2017-02-08 LAF 景观设计学


中国当代景观设计

Contemporary Landscape Design in China

采访时间:2013年2月27日


您怎样理解学科中的“边界”,以及“跨界”的含义?您认为如何才能够实现“跨界”?

吴欣(以下简称吴):每个学科都有一套自己的、确定的基本原则,以及系统的方法论。这些概念是由该领域内的专家们共同认可,并通过系统的、专门化的教育和训练来传承和维持。这也就是我们常说的专业。毋庸置疑,专家很重要,但不是人人都必须言必称多学科。“跨界”是一种思维方式,不是一种时髦。一个跨界的人首先要认识到其学科的特有体系,以及这种体系内在的局限性;然后,要敢于与既成的体系保持一点距离,并有意识地从设定的行为模式中脱离出来。这是一个思考和探索的过程。这些人往往具有两个非常重要的特点。其一,他们对各种事物都非常好奇;好奇心能使你对这个世界的态度开放起来。第二,他们在面对设计或是研究项目时,思考的重点总是放在问题上,而不去担心是否符合某个特定学科的要求和范畴。

至于如何才能够实现“跨界”,我想是因人而异的。很多人看到我的研究穿梭于设计和艺术史、中国和西方、当代和古代之间,问我是不是刻意要跨界?实际上我没有任何预先的计划,而是“跟着问题走”。因为我自己有设计背景,一直特别感兴趣的是:创意是怎么来的?这就是创造性思维的过程问题。这个问题把我的注意力引向了两个方面:当代设计评论和景观文化史。有人可能觉得它们风马牛不相及,但从创造性思维的过程来看,分析设计和研究历史毫不矛盾—前者有助于破解创作的形成和发展,后者有助于破解文化识别性等深层的理念对创意的影响。简而言之,跨界其实是由问题引起的。问题来源于好奇和思考,一个没有问题的人不会有跨界的需要。


您如何定义当代景观的范畴?

吴:一方水土养一方人。对景观的理解首先是文化性、历史性和地域性的;任何对景观的严肃讨论都不可能忽视这些因素。中国传统中人与自然是不分的—人物、动物、植物、事物,万物有灵;但在西方,人和自然的分离却是一个根深蒂固的概念。科学家们新近非正式地命名了一个新的地质时代—人类纪(Anthoropogene)—来指明,地球生态发展到今天,人与自然之间的互动已密不可分,人是自然的一部分,而环境的形成处处反映了人类的活动。从这个角度而言,景观设计即是人有意识地来改变环境,在人(Human)与非人(Nonhuman)的存在之间建立起新的共处关系。随着人们环境意识的增长,中国的当代景观教育近十年来突飞猛进。对于设计、植物、工程、科学和实践等的教育和培训是不可或缺的。同时也必须加强有关历史、人文、艺术、审美和社会的教育。因为当代景观不仅是设计的问题,更是一个文化的问题。对文化的无知会导致对景观的误解。而当代景观的范畴恰恰是由这诸多因素所定义的一个动态的场。


在您的著作《景观启示录—吴欣当代设计师访谈录》中,您提出了“乡土与现代”、“城市化与自然”、“形式与功能”等多组看似对立的词语,是否能理解为设计旨在调和这些对立方面,以达到平衡?

吴:我编著《景观启示录》的主要目的是希望这些访谈能为中国读者(特别是设计学院的学生们)提供一些新的思考维度。这本书的出发点很平实,就是想实实在在地从当代设计师的角度,向读者揭示他们关于设计的具体想法以及创作过程;也就是“设计是怎么来的”。我则是本着作为一个研究者的态度,力图跟随他们的思路去了解他们的经历,引导他们详述思维的过程。最后通过名为《复原景观设计的艺术性》的前言,总结出4条当代景观设计发展的新动向。

书中7篇访谈涉及到诸多概念:“乡土景观与现代化”、“城市景观与自然美”、“视觉艺术与景观诗意”、“公共艺术与环境基础设施”、“当代美学与欧洲造园传统”、“艺术创作与形式”、“景观设计与创造性的诠释”。访谈时没有预先计划要他们强调任何一个方面,所提出的这些观念是从被采访的设计师们的思想中提炼出来的,而不是我先入为主强加的。正如你所说,这些概念只是看似对立而已。但为什么有人

会觉得它们之间有不可逾越的界线呢?原因往往在于想当然的常识和成见。从这些设计师的角度看,这些对立的概念完全能够衔接在一起,成为他们灵感的源泉。不是刻意地去平衡,而是运用对立面的元素来帮助思考。关键的一点是,将这些概念关联起来,并不是说在设计的成果中把对立的事物混排在一起,或者是在文本中将词语罗列一番即可;而是在设计的过程中不断碰撞产生出新的思想,这样的新思想是一个有机的完整的整体。两极相通,有无相生。


在您的这本书中,您选择访谈的设计师各自都有着非常多样的背景,他们自身就代表了一种跨界。您在最初编排时是否是出于一种“跨界”的考虑?

吴:刚刚提到过,这些访谈的根本出发点在于了解优秀的设计背后的思考。书中访谈了7位非常优秀的国际设计师,他们都是很有思想的人,也是很好奇的人。如果把他们所涉及的领域都列出来,那会很长:从平面设计到音乐和舞蹈⋯⋯他们的作品引起我的兴趣,一方面是其创作的灵气,另一方面是其思想的厚度。他们每个人都有自己关注的问题。他们的设计重点不在于符合某个领域的既有逻辑,而是从问题出发,针对问题寻找解决方式,敢于去探求看似不可能的可能性。

这些设计师带给我们的最明显的启示在于他们的好奇心、他们的开放和广博、他们的兼容并蓄,特别是将从不同领域得到的灵感综合地运用到设计中的能力。对年轻的中国设计师来说,首先要走出藩篱,去了解不同的领域。


面对国际上诸多流行和先锋的理念,例如“景观都市主义”、“生态都市主义”,这些理念如何在中国“落地生根”?

吴:现在到中国做工程、访问的外国设计师很多,随之而来的有各种宣言、学说、流派。但对于流行和先锋,要谨慎。在20世纪的设计界和艺术界,各种“主义”层出不穷。从历史的眼光来看,许多西方最新的理念在中国并不新鲜,反之亦然。中国设计师需要了解学科中的新理念,但仅仅了解还不够,必须理解。要弄清楚概念的本质是什么?它是在怎样的语境下提出来的?这些观念对中国来说,具体意味着什么?盲从往往是与思想乏力并存的。中国当代景观应该更多地从全球化的角度看问题,各个文化都是世界大家庭中的一员,平等对话,而不是妄自菲薄,认为国际的就是先进的。

这归根到底还是自信的问题、思考的问题。


原文出处:吴欣. (2013). 中国当代景观设计. 景观设计学, 1(1), 68-72.

Source: Wu, X. (2013). Contemporary Landscape Design in China. Landscape Architecture Frontiers, 1(1), 68-72.


观察栏目专题预告


自下周三起,LAF微信公众号将推出《景观启示录——吴欣与当代设计师访谈》文章精选,选登吴欣与包括俞孔坚、林璎在内的5位国内外设计师对于不同主题的探讨。请持续锁定!


购书请扫下方二维码↓↓↓

更多期刊购买,请点击“阅读原文”,进入《景观设计学》官方微店!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