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面对大家关于司改的疑问,大法官讲了5个故事【斑斓 · 重磅】

2017-10-17 李少平 法影斑斓


【编者按】本文为最高人民法院李少平副院长在《法治中国说》栏目的演说稿全文。该节目于10月17日晚上19:47在中央电视台“社会与法”频道首播。他用四组数据、五个故事,分享了司法改革带来的新成效和新变化。


作 者 | 李少平(最高人民法院副院长、二级大法官)


各位来宾、主持人、观众朋友们:


大家好!我是最高人民法院副院长李少平,很高兴今天来到《法治中国说》节目,与大家分享我参与人民法院司法改革工作的体会。与具体的办案工作相比,司法体制改革是一个比较宏观的话题,很难用案例描述,也不容易用一两句话概括。那么,我如何与大家分享这个话题呢?


司法改革的三个“没想到”


前不久,一位律师朋友的发言让我深受启发。他说,这一轮司法体制改革,让他有三个“没想到”。一是没想到改革力度这么大,一举解决了“立案难”“执行难”等“老大难”问题;二是没想到改革成效这么明显,真真切切让当事人和律师感受到司法的公开、便利和高效。三是没想到改革理念这么先进,与时代发展、科技进步融合得如此紧密。


他发言还举了上海法院开放律师服务平台的例子,说自己一开始以为这个平台只是面向上海本地律师,抱着试试看的心态登陆后才发现,国内任何一位注册律师,都可以通过这一平台享受网上立案、网上沟通、网上辅助等5大类26项诉讼服务,建议最高法院要好好宣传司法改革,扩大改革红利。


当然,那位律师朋友感受到的,只是深化司法体制改革的一个侧面,需要与各位介绍与分享的,也绝不止于律师服务平台这一个层面。现在已是大数据时代,讲好改革故事、弘扬时代精神,我想通过四组数据、五个故事,展现司法改革带来的一些新成效、新变化:


四组数据感受司法改革新成效


第一组是司法公开的数据。十八大之前,群众对法院有意见,对司法公正信心不足,主要是对审判工作缺乏了解。比如法院的裁判文书虽然也有上网,但是数量很少;如今,中国裁判文书网建成,最高人民法院出台专门规定,要求该上网的文书一律上网,已公开文书总量3400万篇,总访问量突破100亿次,用户覆盖全球210多个国家和地区,成为全球最大的裁判文书公开平台,也是中国最大的司法数据采集平台。加上审判流程公开、庭审公开、执行信息公开,四大公开平台,改革之后,法院的工作让群众围观、受群众监督,体现了司法透明,倒逼了司法公正,这个作用太大了。


第二组是法官办案的数据。改革之前,我国有19.88万法官,但受各种因素影响,不少法官并不在审判一线办案,一些法官担任领导职务之后,很少办案,优质司法资源没有发挥最佳效应;这次改革,我们实行法官员额制,要求进入员额的法官必须办案,领导干部入额不仅要办案,还要主动啃“硬骨头”,带头办理重大疑难复杂案件。截至目前,全国法院遴选产生120138名员额法官,全部在一线办案,法官队伍“瘦身”,但办案力量平均增加20%以上。2017年上半年,全国法院院庭长办案量占新收案件总量的29.5%,人均办案量达到普通法官办案量的48.2%。大家不要小看这个数字,院庭长带头办案,对于加强司法管理、提升司法公信力具有很大作用。


第三组是起诉立案的数据。过去,老百姓对一些法院有案不立、拖延立案意见很大,并将之形象地称为“立案难”;自2015年5月1日开始,人民法院开始实行立案登记制,当事人起诉只要符合法律规定的条件,法院就必须登记立案,有案必立、有诉必理。改革前,2012年法院受理案件1324.8万件,改革后,2016年受理2305.3万件,95%以上实现当场登记立案。随着预约立案、网上立案、自助立案、跨域立案等配套改革举措实施,上海、浙江等地法院的立案服务已实现了“最多跑一次、最好不用跑”,老百姓有了互联网,动动手指头就可以在线立案,免去了来回奔波之苦,真正叫“打通了服务群众的最后一公里”。


第四组是审判质效的数据。与改革前相比,改革后法官数量减少三分之一,但人均办案数量增长20%以上,结案率上升18%以上,一审后服判息诉率提升了10%以上,涉法信访数量下降30%以上,审判质效全面提升。


数据在变化,人民群众的评价也在变化。无论是第三方评估,还是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反映,对于司法改革的共同意见是:通过司法改革,法院的作风更加亲民、工作更加高效、法官更加专业,确实做到了“法院更像法院,法官更像法官”。许多学者、律师也评说,这次司法改革的力度之大、范围之广、影响之深远,都可谓前所未有,改革成效得到全方位的深刻体现。


从裁判文书零星上网到建立全球最大的裁判文书网,从立案审查制到“把方便留给群众,将困难留给自己”的立案登记制,从忙闲不均到全员办案,从内外评价不一到社会各界点赞。


砥砺奋进五年的背后,是人民法院一场深刻的自我革命,改的是体制机制,动的是利益格局,受益的是广大人民群众。用习近平总书记的话讲,在司法体制改革领域,广大政法机关坚持正确改革方向,敢于啃硬骨头、涉险滩、闯难关,做成了想了很多年、讲了很多年但没有做成的改革。


五个故事透视司法改革新变化


为什么这次司法改革会带来这么大的变化?我再通过五个小故事,谈一谈这一轮司法体制改革的重要特点。


第一个小故事,与司法改革的时代性有关。2016年12月25日,全国人大常委会任命我兼任最高人民法院第五巡回法庭庭长。消息公布后,一位老朋友打来电话,说你不是最高法院的副院长么,怎么又变成庭长了?


我告诉他,最高人民法院设立巡回法庭,是党中央的重大决定,目的是通过审理跨行政区域重大行政、民商事案件,确保中央政令畅通、法律适用统一,同时要实现最高人民法院工作重心下移,方便群众诉讼,就地解决纠纷。


六个巡回法庭的设立,是新时期司法为民、公正司法的重大改革举措。全面依法治国,建设法治国家,就是既要树立必要的司法权威,又要脚踏实地的司法服务,满足群众的司法需求。


最高人民法院巡回法庭庭长由副院长等大法官兼任,并由全国人大常委会任命,体现了中央对维护司法公正的重视和期待。我所在的第五巡回法庭,巡回区包括重庆、四川、云南、贵州、西藏5省区,今年1至8月已受理1156起案件,接待来访群众14195人次。


六个巡回法庭今年上半年共受理案件5733件,占最高法院受理案件数量的44.8%,极大地方便当事人诉讼,被老百姓亲切地称为“家门口的最高法院”。


为实现党的十八大提出的提升司法公信力的目标,遏制地方因素对司法公正的影响,切实防止诉讼“主客场”现象,按照中央统一部署,推动省以下地方法院的人财物省级统管,并在北京、上海分别设立了北京第四中级法院、上海第三中级法院,作为首批跨区划法院试点,审理跨行政区划重大案件。这些重大改革举措,都是因时而制的创新之举。


正是党中央审时度势,在“四个全面”的战略布局中推进司法改革,所有重大改革方略由中央全会决定,重大改革方案由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审议,重大法律调整由全国人大常委会授权,司法体制改革才能不断爬坡过坎、立柱架梁,取得一个又一个阶段性成果。


第二个小故事,与司法改革的人民性有关。前不久,我们一位法官到外地出差,出租车司机听说他在法院工作,就主动聊起司法改革话题。法官很好奇,问司机怎么对司法改革感兴趣。司机说,过去总觉得法院高高在上,现在从广播、电视里,总能听到法院平反冤假错案、审理民生案件、实行立案登记制、完善“民告官”机制的报道,觉得与老百姓的利益密切相关,所以也就格外关注司法改革的消息。


这则小故事让我意识到,人民有所呼,改革有所应,只有始终坚持人民在改革中的主体地位,我们的司法改革才更有生命力。五年来,全国法院将“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义”作为改革的根本目标,将人民群众的获得感作为评价改革成效的标准,坚持完善人权司法保障、践行司法为民、发扬司法民主。


人权司法保障方面。我们积极推进以审判为中心的刑事诉讼制度改革。这项改革推出之后,有效制约了刑讯逼供、非法取证,规范了诉讼程序。五年来,我们不仅依法纠正了聂树斌案、呼格吉勒图案、张氏叔侄案、陈满案等30多起重大冤错案件,还出台了非法证据排除规定,坚决防止新的冤假错案。2013年至2017年上半年,依法宣告3889名被告人无罪,实现了惩罚犯罪和保障人权相统一。


司法便民利民方面。除实行立案登记制外,我们还完善了相关配套机制。全国99%的法院建成了规范化的诉讼服务中心, 2200个法院开通了诉讼服务网,780多家法院开通诉讼服务手机APP,1700多家法院开通12368诉讼服务热线,许多地方已实现“走进一个厅,事情全办清”。


在上海浦东法院,当事人用手机扫一下二维码,平均15分钟就能立一个案子。为了多措并举化解矛盾纠纷,全国法院还建立了2400多个诉调对接中心,引进4万多名特邀调解员,200多个法院试点进行在线调解,有13.24%一审民事案件通过调解解决。


人民参与司法方面。根据全国人大常委会授权,在全国10个省(区、市)开展人民陪审员制度改革试点。截至今年4月底,试点法院人民陪审员总数达到15383人,比改革前新增11734人,其中,基层普通群众11681人,占比达75%以上,人民陪审员来源更加广泛,结构也更加合理。试点法院由人民陪审员参与审结各类案件81772件,由人民陪审员参与组成大合议庭审结涉及群体利益和社会影响较大的案件1624件,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果。


第三个小故事,与司法改革的规律性相关。几年前,我参加一个座谈会,一位政协委员发言说,他认识的法官都非常辛苦,“白加黑”、“五加二”,加班加点结案,有的还牺牲在办案岗位上,所以提议大幅提高法官的福利待遇。我首先代表广大法官对他表示感谢,但也要提出一点不同意见。


在我看来,法官的确很辛苦,有时还面临各种威胁、谩骂、侮辱甚至暴力伤害,但这都不是赋予法官特殊待遇的理由。因为,如果比累比辛苦,许多行业的工作强度要比法院重,警察、消防等职业群体面临的风险,也不见得比法官小。对法官的管理模式之所以特殊,归根结底源自审判权的特殊属性,也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司法规律。


审判权不同于行政权,讲究上令下从、令行禁止;审判权是对案件事实和法律的判断权和裁决权,强调亲历性,注重对独立性、中立性和程序性的保障。这就意味着,上级法院不能对下级法院如何裁判指手画脚,院长、庭长不能对自己未直接参与审理案件的裁判文书审核签发。


这一轮司法体制改革之所以取得重大成效,很大程度就在于我们严格遵循了上述司法规律,提出“让审理者裁判,由裁判者负责”,并将还权于法官、合议庭的司法责任制改革作为必须牢牢牵住的“牛鼻子”


在遴选产生员额法官的同时,配套建立了不同于普通公务员的单独职务序列和工资制度,并强化了法官的依法履职保障机制。出台有关改革文件,强调法院内部人员和党政领导干部都不能为案件说情打招呼,否则要追究责任,非因法定事由,非经法定程序,不得将法官调离、免职、辞退,或者作出降级、撤职等处分。只有法官能够安心履职、独立行权,司法公正才更有保障。


第四个小故事,与司法改革的创新性相关。2016年5月,英国最高法院院长廖柏嘉勋爵来华访问,对我国法院的信息化程度和司法公开的规模赞叹不已。在接受《法制日报》采访时,他坦承:“英国法院在信息化建设、线上纠纷处理机制方面,都是落后于中国的。”


今年7月,廖柏嘉勋爵又派自己的首席科技顾问到我国了解 “智慧法院”建设情况。这位顾问参观了杭州西湖区法院,又与国内法律科技界人士座谈研讨,回英国后,他专门发表了一篇文章,预言:“到2020年,中国很可能成为法律科技和人工智能发展领域的领军者。”并对中国法院信息化的发达程度,给予高度评价。


这一轮司法改革的一大特点,在于与时代发展、科技进步的深度融合。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图像识别、机器学习……这些技术手段,已被广泛运用于人民法院审判执行的各个环节。比如,在改革之前,法院“执行难”矛盾突出,主要是“查人找物”非常困难,执行人员满天飞、不睡觉,也难以扭转局面。


现在通过改革,最高人民法院联合公安、工商、银行等10个部门建立执行查控机制,3100个法院开通网络执行查控系统,可以对被执行人主要财产信息“一网打尽”,同时,建立了失信被执行人惩戒机制和网络司法拍卖平台,有财产不执行的“老赖””将会“一处失信、处处受限”,去年有51万人迫于信用压力自觉履行判决。现在网络司法拍卖的成交率超过90%,基本都是溢价成交,大大保护了双方当事人的合法权利,执行难的困境正在走出。


今年8月18日,经中央批准同意,我们在杭州设立了世界第一家互联网法院,这项改革就是司法要适应互联网发展大趋势,主动拥抱现代科技的创新成果,让老百姓期待的打官司就像互联网购物一样方便成为现实,同时,通过集中审理涉互联网案件,有利于进一步探索互联网案件司法规则和互联网治理规则,维护网络安全。


如今,你到互联网法院参观,会发现庭审时都没有书记员,旁听席设在法官席两侧,当事人通过视频参加法庭庭审,庭审语音自动转化为记录文字,整个过程都在互联网上完成,并全程留痕。


需要指出的是,尽管我国法院的信息化工作已处于世界领先地位,但我们仍将依托“智慧法院”建设,不断完善机制,以改革创新的新成就为世界法治文明和法治发展提供中国方案、贡献中国智慧。


第五个小故事,与司法改革的科学性有关。司法体制改革向纵深推进,我们先后出台了130多个文件,这些方案的设计都经过了专家论证,重大改革项目都分批、分步骤开展了试点。


在某次试点方案论证会议上,一位地方法院负责同志问,试点的意义是什么,是不是试了就一定要成功?当时我们就回答,从方法论上讲,任何改革都没有“一试就行,万试万灵”的灵丹妙药,试点的目的就是既试对也试错,讲科学就要允许试错,这也是试点的价值和意义所在。


同样,对法官员额的确定、法官工作量的测算,如何以案定额、如何考核绩效、如何明晰法官的权力清单、责任清单等一些关键环节、重点问题,方案出台前都进行了实证性研究,充分听取各方意见,在试点中也及时调整员额分配,实行省级统筹,向案多人少的基层法院倾斜,不搞“一刀切”。


比如广东全省的员额比例不超过39%,但珠三角地区超过了,而粤东、粤北的法院则只用了20%多的员额比例。通过开展试点,我们发现了试点方案在运行中可能存在的疏漏和偏差,在后续深化改革中,通过抓系统集成和协调配套,确保问题被精准解决,改革整体质效得以提升。


改革试点推进中,最高人民法院按照中央要求,将改革督察作为推进改革措施落地见效的重要手段。最高法院组织了若干个督察组,先后在全国法院开展了5轮督察,我自己带队对贵州、四川、重庆等省市的改革落实情况进行了督察。


需要指出的是,我们的督察都是奔着问题去的,绝对不搞“听听汇报,收收材料”、“你说什么,我记什么”的“来料加工”式督察,督察组深入50多个县市90多家法院实地查访,召开100多场座谈会,听取了1300多名干警的意见,抽查案件卷宗、审判管理系统记录450多人次。督察既是推动又是验证,对督察工作中发现的经验及时推广,存在的问题公开通报、限期整改,不折不扣抓好落实。

    

各位来宾、主持人、观众朋友们,透过以上四组数据、五个故事,我们一起回顾了砥砺奋进的五年司改之路,相信此刻大家都已找到我们所要探讨问题的答案:正是因为坚持党的领导,坚持问题导向,坚持司法规律,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司法体制改革和法治发展道路,我们的司法改革才能攻坚克难,取得一个又一个胜利。


随着司法改革的深入推进,改革的红利正在进一步释放,虽然建设公正高效权威的社会主义司法制度任重道远,但我们坚信,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只要我们不忘初心、砥砺前行,就一定能书写改革新传奇,成就民族新梦想!


我今天的分享就到这里,谢谢大家!



感谢您阅读“法影斑斓”,希望它能兼顾新知与审美。如果您觉得图文有点儿意思,请点击右上角按钮,选择“查看公共号”,再点击关注即可。也可搜索微信号:funnylaw1978。如果想阅读过往文章,可点击“查看历史消息”。


何帆出品   扫码关注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