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ASL作品 | 岛屿间的水色风光——水月周庄湿地公园

ASL ASL阿特森景观 2022-12-08

说起江南的水,你能想到什么?是烟雨朦胧中的山水如画,或荷叶掩映下,一叶小舟悠然荡漾于水上。


江南之水,其婉转灵秀自古以来就极负盛名,到此游访的文人墨客更是留下了不少脍炙人口的诗句:“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春水碧于天,画船听雨眠”;“船动湖光滟滟秋,贪看年少信船流”等等。


如今,随着江浙泸一带经济的迅速发展,太湖水网平原的水体受到不同程度的人为破坏,古诗中江南水乡的绝美意境已不复往昔。


水月周庄湿地公园风光


幸运的是,在位于古镇周庄南岸的水月周庄湿地公园中,盈盈碧波的景色得以再度重现。


水月周庄为周庄首个大型旅游度假综合体,项目包含旅游度假、文化艺术、商业、会议、居住、湿地公园等功能。


其中,以岛屿群的形式萦绕在水上的湿地公园,集休闲、生态、文化和现代等特色于一体,既是改善场地水质的生态过滤器,也是城市新的开放绿地空间。


设计元素的提取


设计团队从周庄所在区域的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中提取元素。


芦苇荡、稻田和荷塘的肌理,演化出湿地中岛屿的形态;延伸的树林与水中的倒影构成独特的韵律感,在临水廊架中得以体现。


同时,周庄古镇起伏的建筑群形态,和虚实相生的景观也是湿地公园造景的灵感来源。


位于西侧人工湖中的湿地带


在技术层面,湿地中种植的植物、动物和微生物通过物理过滤、化学降解和生物吸收等多种作用机制,将水中的污染物和有毒物质吸收、分解或转化。水生态系统的建立,最终使湿地水体得到净化。


湿地公园强调依据水生态系统的自然净化能力来恢复水体的自然面貌,将净化水质与创造丰富的景观环境结合起来,打造一个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环境。


诗意江南的再现岛屿间的水色风光


湿地公园总平面图


湿地公园分为充满田园气息的稻香坞、休闲亲水的采萍洲埠、延伸在开阔湖面上的水岸长堤、种满荷花的荷塘月色、岛屿与水洼萦绕的渔舟唱晚供儿童嬉戏的鸥鹭浅滩等五个区域。


这一切不是单方面的工作结果,而是项目设计组、植物组、施工图组和上海海洋大学的合作成果的结晶。


如今的湿地公园中,清澈的水体透出绿色,植被繁茂,天光水色相映成景,是人类与其他生物共享的一方天地。


 蜿蜒于水面的长堤与码头 


在基地中部的人工湖,有一条岛屿与桥组成的长堤。从远处望去,长满植被的的岛屿零星地散布在湖面上,增加了湖面的层次。位于长堤的南侧的尽头的,是连接内部人工湖与外部急水港的码头区。


岛屿与桥组成的长堤,桥的高度可容许船在其下方通行,保证了整个水体游线的畅通性。


行走在长堤之上,两侧皆是水面,视野开阔。


弧形的小桥,为游人带来起伏变化的空间体验。


岛上风光


这些散布于水面上的岛屿不仅在造景上有着显著的效果,在水质的净化方面也有重要作用。


岛屿建成之后,浅滩、浅水区域形成,原本较为单一的人湖底的地形有了变化,丰富的地形有利于种植不同层次的湿地植物。


码头与广场的平面图


夕阳下的码头


位于长堤南侧的码头区,是湿地公园中的重要活动节点。其中,两个弧形的码头是内部人工湖和急水港中船只上下客的地方,同时也是水上观景的好去处。


在码头背后的广场上,绿色的草坪上嵌着一些弧形座椅,在这个滨水的开放空间中,人们可以散步、休憩,或者举办一些小型活动。


 岛屿与洼地组成的湿地带 


基地南侧是一条长长的岛屿与洼地组成的变化丰富的区域,它是基地与急水港之间的天然过滤带。


部分湿地带的鸟瞰图


这些形状各异的岛屿像珠串一样串在一起,连成了一个岛屿带,而岛屿带与北侧的酒店和住宅等建筑之间是一些洼地空间。


连接岛屿的小桥


岛屿上的长条形带状座椅


小岛上有着丰富的游览空间。人们在这里玩乐,远眺,休憩。


岛屿岸线上的水生植物群


在这些岛屿的岸线上,丛植和片植的鸢尾、千屈菜和水竹芋等水生植物疏密有致地分布着。


岛屿带围成的水洼空间


水洼空间中的木栈道


在岛屿带围绕而成的水洼空间中,水岸线变化丰富,有较为开阔的湖面可泛舟,也有木栈道连接岛屿,穿过水洼空间通向北侧的住宅区。


在水体的滋润下,水岸边的植物长势良好,郁郁葱葱,植被掩映下的空间幽深有致,是适于散步的闲适之景。


水生态的营造湿地公园的水体净化机制


在进行设计之前,场地中水质状况并不理想,水体较混浊,水中岸边植被单一。


技术团队在场地及周边进行了水质取样,结果显示,项目所在地急水港的水质为劣V类水,主要表现为总氮超标,总氮为平均为2.54 mg/L。


如果想要有效果良好的景观水体,现场的水体质量亟需改善。


 原 理 


水生态系统结构示意图


为改善水质,设计团队基于场地条件,模拟自然水体中生物群落的结构,人工打造一个水生态系统。


这个水生态系统由挺水植物、浮叶植物、沉水植物、浮游植物、水生动物、底栖生物以及大量微生物等组成。这些生物在生态系统中扮演生产者,消化者和分解者,组成了一个完整的食物网。营养盐、有机物质等营养物在这个系统中一级级被分解消化。


这样,水体中的营养物质的含量就被控制在有限范围内,流动、变化的水体就可以变得清澈如初啦。


 水生植物配置 


不同种类的水生植物在驳岸上的位置


植物配置是人工水生态系统的主要组成部分,分布在岸线上和水深不超过1.5m的浅水区,大约覆盖了水体面积的一半。


在湿地岛屿的驳岸上由高到低分布着挺水植物、浮水植物和沉水植物。这些有层次分布的植物组成了人工水生态系统的基础框架。


水生态系统中选用的水生植物


分布在岸线上的挺水植物、浮水植物成片成丛种植,除了形成岸线生态圈外,还有良好的景观观赏作用;而在浅水区大片分布的沉水植物,为水底的水生动物和微生物等提供了一个丰富的活动场所。


多种类型的生态驳岸


植物在湿地系统中的分布


湿地公园中形态各异的岛屿存在,产生了多种类型的生态驳岸和浅水区。


这些在驳岸上的滨水植物群和浅水区的水底植物群形成了大大小小的湿地生态组团。


这些湿地生态组团带不仅可以净化水质,抑制藻类生长,部分控制面源污染,更在增加生物多样性和系统稳定性方面有显著作用。


 水生动物和微生物配置 


水生态系统中选用的水生动物


在这些水上、水中、水下多层次的植物环境中,设计团队还放养了一定种类和数量的浮游动物、鱼类和底栖动物。


水体中营养盐的吸收


在水体中,氮、磷等营养盐会被藻类和水草等吸收;接着植食性浮游动物和植食性鱼类会吃掉这些藻类和水草,这样就能有效控制藻类大面积爆发;在食物链的更上层,还有肉食性浮游动物和肉食性鱼类以食性浮游动物和植食性鱼类为食。


水体中有机物质的分解和吸收


同时,水体中的有机物质(植物残体、动物残体和粪、外源有机体等)会被微生物分解。浮游动物、滤食性鱼类和底栖动物以水体中的微生物为食。这样就形成了一个分解水中有机物质的食物链。


在水生植物组成的体系的基础上,水生动物和微生物完善了人工生态系统食物链和食物网的结构,从而提高了水生生态系统的稳定性。


 湿地水体净化系统的建设 


湿地水体净化系统设计建设的流程


湿地建设后期和建成后的变化


湿地公园的设计和建设是一个复杂的流程。


在前期技术方面和设计方面的工作完成之后,需要对场地进行预处理,包括对底质进行曝晒、消毒等;再依次种植各种植物;等植物系统生长稳定之后,再投放水生动物和微生物。


经过一段时间,人工水生态系统稳定之后,每年还需要进行后续的维护与管理。


水月周庄会所处远眺


水上的观景平台


在人工生态系统的作用下,场地内的水体日益变得清澈。如今,这一方湖水已经变成了水月周庄的一张名片。流动的湖水如同一幅画卷,载起了水月周庄各处不同的景致。


 项目信息


项目名称:水月周庄湿地公园

项目地点:江苏省昆山市周庄急水港北岸

项目类型:生态公园

设计时间:2011年

建成时间:2012年

景观面积:60000㎡

设计团队:深圳市阿特森景观规划设计有限公司


采写| 杨小雨

编辑| 彭融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