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隐秘的花园:上海百年私园遗存(五)

周导 周导讲园
2024-08-30

周导讲园

园林 | 设计 | 美学 | 文化 | 历史



上篇回顾:上海地区名人宅园案例

隐秘的花园:上海百年私园遗存(四)




10 中西风格混合的宅园



所谓中西风格混合的宅园。是指这些园林没有以某种风格为主。中式、西式甚至其他地域形式都有鲜明的表达,并列杂陈,各自成为主角。因此园林的内容与形式更加多样,也更具有「老」上海的韵味,或者说更多的海派特征


郭氏兄弟宅园


在今天南京西路1400-1418号有两座对称的花园住宅,号称「兄弟楼」。郭乐和郭顺兄弟二人一起建造了这两座具有法国文艺复兴风格的洋房,共享1700多平方米的花园。

花园既采取鲜明的西式手法,如大理石砌筑的塔状喷水池、希腊神像雕塑以及各式修剪树木,同时又垒砌假山、筑亭台、塑造地形,形成小桥流水、曲径通幽的景象。直接将西式园林要素中式景观合为一体。

▲ 郭乐

郭顺

▲ 「兄弟楼」全景 ©《上海滩》丛书《楼藏风云》

▲ 花坛中的喷水柱

▲ 东楼一侧

▲ 南京西路1400-1418号住宅


杜月笙旧居


位于东湖路的东湖宾馆共有6幢楼,其中的1号楼曾经是杜月笙的新公馆,但是他并没有住进去,后来做过美国领事馆。

4层建筑采取混合式风格,其花园也是中西结合的混合式,由大草坪、绿树和湖石假山、亭桥、曲径融合在一起。

▲ 杜月笙旧居©《梧桐深处》


邱氏兄弟宅园


这也是由一对兄弟建造的宅园。邱氏兄弟身无分文到上海滩闯荡,发家为上海四大颜料商之一。他们在威海路412号建了这座具有欧洲城堡式特征的三层住宅,西式建筑上含有大量中式细节,花园亦是中西混合

两人非常喜欢养殖动物,在花园中养虎、蛇、鳄鱼、穿山甲,还有2000多只鸽子,布置了兽笼、鸽子棚、水池等,犹如一座动物园。

宅园于1940年被上海民立中学租下,2004年9月因威海路市政改建,校舍迁入威海路681号。香港兴业国际集团购买下这片土地并兴造「兴业太古汇」,耗费巨资将邱氏兄弟住宅整栋建筑平移75米,迁至威海路420号,并进行数年修缮,为纪念兴业国际创始人查济民先生改名为「查公馆」,于2018年6月对外开放。其外部园林也被重新布置。

▲ 保存于上海市建筑档案馆的建筑设计彩色效果图 

▲ 原民立中学大楼©《花园洋房的下午茶 上海的保护建筑》

▲ 2003年民立中学百年校庆

▲ 整栋建筑平移75米

▲ 查公馆

▲ 查公馆展出©上海BANG


马立斯住宅


位于瑞金二路的瑞金宾馆由4幢主体建筑所组成,分布在占地达8万平方米的大花园里。其中的1号楼建于1924年,曾经是上海著名地产商、也是当时《字林西报》的主持人、英国人马立斯的住宅花园。

建筑采取英国新古典式风格,静卧在绿茵草坪之上,虽然只有两层,但显得高大稳固,同济大学陈从周教授将其取名为「卧茵楼」。

周边花园包括西式大草坪、修剪树木、珍奇花卉,也有小桥流水、亭台假山,通过穿插组合呈现出中西融合的园林意境。

马立斯花园在抗战时被汉奸盛幼庵所占据,抗战胜利后成为国民党办公机构,解放后被改建成宾馆。

瑞金宾馆的4号楼建于1924年,为折衷式建筑风格,是当时日本三井洋行大班的住宅,其周边园林布置了日本庭园要素,包括曲折的水池、桥、沿水岸樱花,它们与外围的西式草坪、树林也构成了东西混合的景观。

▲ 马立斯住宅鸟瞰

▲ 马立斯住宅©《阅读上海万国建筑》

▲ 瑞金二路建筑群©《中国文物地图集 上海分册》


吴国桢旧居


安福路201号宅园主人是吴国桢。他曾任上海国民政府的末届市长,从小接受中式教育,受儒家文化的熏陶,后又留学美国,被称为学贯中西的文人官员。

他在改造设计官邸的花园时充分表达了中西结合的思想。中式的石狮、牌坊、门柱、长廊、荷花池与西式的音乐台、舞池、维纳斯雕像等并列在一起。看上去只是一些中西要素在花园中散布,但是它们的位置选择、摆布很有讲究。这座中西合璧的花园曾是上海青年话剧院的办公地点,现为一培训机构使用。

▲ 吴国桢©《上海百处名人故居品鉴》

▲ 桑麟康画笔下的吴国桢与安福路201号

▲ 吴国桢旧居©《上海百处名人故居品鉴》

▲ 中西合璧的吴国桢宅园 ©徐汇文旅


贝家花园


位于南阳路170号的「贝公馆」建于1939年,由主副楼组成,属于装饰艺术派风格。它的原主人是号称颜料大王贝润生的次子贝义奎(贝义奎和贝聿铭的父亲贝祖诒是堂兄弟)

建筑南面的花园面积约1000平方米,中外结合、内容丰富,有起伏地形、湖石假山、池塘、小桥、凉亭、葡萄藤架、花圃等。最突出的是其中一座方形通透凉亭,具有经装饰艺术处理的伊斯兰风格。宅园目前为「贝轩大公馆」酒店。

▲ 贝宅©《上海百处名人故居品鉴》

▲ 贝轩大公馆 ©戴义58


爱庐


位于东平路9号、包括一主两副的西式风格住宅曾是宋美龄的哥哥宋子文送给妹妹跟蒋介石结婚的婚房。蒋宋将它取名为「爱庐」,但只是偶尔小住。

建筑南面有宽阔的花园草坪,植有大雪松,布置了蜿蜒的小溪和假山置石,利用疏朗的空间将中西要素结合在一起。解放之后作为上海音乐学院附中。虽草坪有所缩小,溪流也消失,但还保留有假山在草坪南部的水池边上。

▲ 蒋介石、宋美龄结婚照©《上海百处名人故居品鉴》

▲ 爱庐©《上海百处名人故居品鉴》

▲ 爱庐©《梧桐深处》


严庆祥宅园


位于愚园路699号的严庆祥住宅为北欧现代式的两层建筑。花园面积达数千平方米,有西式草坪及周边繁茂树林,包括成片的百年香樟,早期还设置了假山、亭廊、苗圃这一类典型中式园林内容。目前正进行重新设计与建设。

▲ 严庆祥

▲严庆祥宅园©《上海优秀历史建筑 长宁篇 2》

▲ 严家花园现状及新设计平面图 © 魔都老洋房记录


武康路390号宅园


位于武康路390号的建筑是在上海不常见的地中海风格,造型别致。民国时期曾做过意大利总领事馆官邸,现在是上海汽车工业集团。

它的庭院大概有1000多平方米,也曾是西式草坪和中式曲桥、假山、亭台等的结合。不过目前园林已经过较大的改造。

▲ 民国时期的意大利驻沪总领事尼隆纳之邸所

▲ 武康路390号宅园 ©《梧桐深处》



11 会所俱乐部附属园林



上海遗留至今的隐秘花园还有一部分来自过去会所、俱乐部的附属花园以及宾馆、公寓、公司、学校、医院的专属花园,它们为少数或特定人群服务,可算作是一种半私密的花园。

随着功能和归属的不断转换,它们的面貌也不断演变,少量或局部延续了过去的景观。


英国领事馆花园


位于中山东一路33号的英国领事馆号称外滩第一幢欧式建筑,始建于1849年,1870年被焚毁,1872年又重建。这是一座以英国维多利亚时期风格为主、带有东印度殖民式特征的建筑,被认为是外滩建筑的源头

上海前几年启动了「外滩源」的保护建设,除了建筑修复也涉及周边园林建设。虽然我们今天看到的建筑外部花园不是100多年前的原貌,但还是保留了部分要素,比如多株百年老树,其中树龄最长的达250岁。一些重新设计的景观小品、植物搭配也以早期花园为蓝本。

▲ 外滩源鸟瞰 ©Bao Bao

▲ 英国领事馆花园 © 老马初识途


原法国总会附属花园


茂名南路58号的原法国总会现在是花园饭店的一部分。其附属花园最早叫做「德国花园」或「凡尔登花园」。1917年开放时只有俱乐部的成员才能进入,有大片的草地和网球场,经常举办舞会和烟火表演。之后在1925-26年建设法国总会,仍然保留了大片草地和树林。

这组具有新古典风格加上装饰艺术派的建筑非常宏伟,在1942年曾被日本人接管,解放后归锦江饭店管理。1989年成了新建高层花园饭店的附属部分。现在对面仍有大片疏林草地,以及掩映其中的罗马式凉亭。

▲ 花园饭店©《凝固的音乐 现代建筑艺术欣赏》


法商球场总会花园


位于南昌路47号的原法商球场总会也有宽阔的附属花园。总会建筑建于1917年,面积达到5000平方米,采用法国文艺复兴风格加入新艺术运动的装饰。

建筑前面有大草坪、网球场、法式滚木球场等。从建筑顶上的屋顶花园可以眺望边上法国公园、即后来复兴公园的景色。解放后,1957年上海市科协迁入其中,之后命名为科学会堂。虽然后来增建了大楼,对老建筑进行了修缮,但仍然保留有大面积的草坪和大树。

▲ 法商球场总会花园

▲ 上海科学会堂


先施公司屋顶花园


位于南京东路上的时装股份有限公司原来是上海第一家综合性百货公司先施百货公司。1917年建成,建筑为文艺复兴风格兼有巴洛克式装饰。

它的六七层当时都作为游乐场,连接到屋顶花园,布置有多种游乐设施和各式凉亭,大楼转角的三层「魔星塔」作为它的标志。

实际上当时南京路上的永安公司新新公司大新公司都设置有屋顶游乐场和花园,但基本上是以盆栽、盆花来进行园林化点缀。先施公司的屋顶花园在当时是最为丰富的,今天还依稀可以看到它的场地痕迹。

▲ 先施公司广告

▲ 先施公司顶楼乐园


浚浦局体育会花园


位于上海东北角复兴岛上的原上海浚浦局体育会花园,是一座以体育为主题的附属园林,当时面积达4万多平方米。1937年「八一三事变」之后,日本军队占领了全岛,把花园部分改建成日本式庭园,种植樱花、修剪灌木,布置日式小屋。

抗战胜利之后,这座原名「周家嘴」的岛被改名为「复兴岛」,交还给浚浦局(疏浚河道的机构)管理。

解放后,花园于1951年被改造为复兴岛公园对外开放,之后陆续有小规模的修整。今天在公园内部还可以看到过去的痕迹,如原体育会主建筑和日式的池岛、凉亭、平桥等。

▲ 复兴岛公园鸟瞰 © Carlos Pang


▲ 复兴岛公园


近代遗留至今的学校、医院等的专属园林经历不同时期改造的幅度更大,只有少量还能在现场被体会到当时的格局或片段。这个类型的案例就不展开介绍了,例举一些名称供大家去探寻。

位于华山路的原南洋公学,今天是交通大学的徐汇校区;位于陆家浜路的原清心女中,现在是上海市第八中学;位于万航渡路的原圣约翰大学,后来成为华东政法学院,现为华东政法大学长宁校区;在复兴中路上的原同济医工学院,现在是上海理工大学复兴中路校区;另外还有原英国基督教圣公会学校,后来成为中国福利会儿童艺术剧院;位于淮海东路上的原中法学堂,现在是光明中学;在江苏路上的原中西女中(宋氏三姐妹曾经在其中就读),现在是上海市第三女子中学。

▲ 原清心女中&上海市第八中学

▲ 原圣约翰大学&华东政法大学长宁校区

▲ 原同济医工学院&上海理工大学复兴中路校区

▲ 原中法学堂&光明中学

▲ 原中西女中&上海市第三女子中学


附属于医院的有位于岳阳路190号、由著名的牛氏兄弟在1919年创办的霖生医院,现为岳阳医院一部分。牛氏兄弟是当时上海,甚至中国最早的西医骨科专家,救治了很多著名的人物。在法式风格的医院建筑周边,仍保留有法式花园,留有喷泉和装饰构件。

▲ 霖生医院旧址 ©魅力衡复

▲ 原霖生医院主楼

▲ 原霖生医院副楼 ©新民晚报



12 特征归纳



上海百年存留下的无数私园长久隐藏在繁华的街道、僻静的小巷、严肃的机关或安静的小区内部。它们正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揭去神秘的面纱,展示出独特的形象与内涵。以下尝试从设计与建造角度总结它们的特征

第一是多样与丰富性。上海近代私园尺度规模跨越极大,既有面积达几万平方米、包括广阔草坪和多样设施的大园林,也有许多小巧精致、只有几十平方米的小院落。它们都包含了丰富的人工与自然要素。

同时它们在设计风格上呈现极大的反差,有的简洁疏朗,有的繁复密集;有的通透开敞,有的曲折幽深;或以西式为主纳入中式,或在鲜明中式中融入西式,或中式与西式并举斗艳。几乎每座园林都呈现出多样形式的并存

第二是园林和建筑紧密结合并互动。虽然宅园整体上是作为建筑的附属,而且近代上海宅园无论在类型还是投入的财力上都远不及建筑,尤其花园洋房建造的重点大多在建筑上,园林只是配角

但这些花园洋房正是因为园林的存在而形成主次对比关系,园林衬托出了建筑多样、优美的造型。也就是说花园和建筑是一个整体,花园洋房风格的形成是由私园跟建筑共同实现的。

▲ 太原别墅

▲ 马勒别墅 ©上海市建筑学会

▲ 中福会少年宫

▲ 巴塞住宅©《梧桐深处》


第三是讲究实用性。大部分私园除了观赏更多的是作为户外活动的空间。规模大的园林里一般都有大草坪和各种体育运动场地和娱乐设施,小的也有散步、休息、聚会等场所。

园林中大量运用江南这一带的乡土植物,选择那些生长良好、季相分明的品种。建筑强调使用功能,小品、装饰上则全面吸收中西不同风格。

所以上海近代私园体现了一种「拿来主义」,凡是可用、好用的都纳入其中,而且进行恰当的消化处理。当时在欧美流行的最新做法和材料,往往很快在上海的私园里出现。

这也构成了上海这座城市在近代发展过程中逐渐形成的实用主义,或者叫精明。在这种精神的引领下,园林的形式与内涵逐渐发展成新的风格,也就是它的第四个特征,即中西结合、具有现代感的「海派」风格

其实中国近代园林大多是中西结合的,无论是公共园林还是私家园林,不管是在上海还是在武汉、天津、厦门、青岛,但是上海的中西结合似乎更没有条条框框,更多呈现出现代感

从表面看有很多堆砌、杂乱的处理,随意的做法和拼贴的模式,甚至有一种矛盾冲突在里面,但这种自由和混乱也带来了碰撞和新意,并由此激发出创新的形式与内容。

总体而言,相对于近代建筑和近代的公共园林,上海的近代私园并不显眼,在艺术上也少有精品。由于受造价、场地的限制和不断的改造、破坏。甚至还未发展出成熟的设计思想与观念,设计师队伍也未形成。

但正是在这种状态下,它们时不时地就会出现奇思妙想,突破常规、大胆地进行中外借鉴、古今裁剪。并在这个过程中与上海城市社会、文化互动交融,逐渐形成自己的风格,积淀成海派私园的外在形式和内在精神

它不仅是家庭、会所拥有的一方私密天地,也和建筑、街道一起成为城市空间系统的组成部分,它不像公园那样完全对外开放,但它大量存在于城市肌理中,渗透于日常生活中,构成了上海百年来城市整体环境中最基本的要素和最多样的色彩

▲ 兴国宾馆花园航拍©Bao Bao

▲Prada荣宅活动举办



13 展望



上海仍有无数的隐秘花园等待着我们去发掘、体验和感受。但是这些风格各异、历经百年历史风霜的园林,在今天也面临着很大的困境

相对于近代城市公园,私园处在一个比较尴尬的位置。因为公园建造的目的是对外开放,会根据不同时期的使用需求不断更新和调整,有连续的过往记录,在历史保护上有相应的依据,也有专门的维护管理机构。

但遗留至今的大部分私园已经转变属性,不再跟原来的定位、功能有关联,除了那些作为宾馆、机关单位和名人纪念的附属园林会受到一定的维护,更多的是任其生长或被随意占用的状态。

而且近代建筑如果没有被彻底破坏拆除,其立面和外观基本上可以保留下来,或者可以再次恢复历史面貌。但是园林即使场地留存,一旦空间要素发生了改变,就很难恢复当初的模样。

这是因为园林本身也存在着演替,尤其像植物会不断生长,一些幼苗长成大树会优化园林环境,也有景观花木得不到护理而枯败,改变了原有空间氛围。

另一方面,一旦园林换了主人,后继者往往难以理解或者不关心原来的造园意图,而是根据自己的想法和新的需求来重新改造,导致有历史意义和时代见证价值的东西难以保留下来。

总之,上海存留下来的近代私园正处在缺乏保护甚至岌岌可危的状态。所以我们在探究这些隐秘的花园的过往、欣赏它们艺术之美的同时,也要思考如何保护历史记忆,并将其转换成公共资源,展示它的多维价值

我们有必要用遗产的眼光来看待近代私园,它们虽然不及传统园林历史悠久,但反映了中国从古代转向现代,面临各种社会冲突背景下,新型城市园林的兴起与转折

正如前面谈到的,这些园林设计、建造中出现的许多奇思妙想,形式与功能拓展都体现了中国园林发展到近现代的突破。其大胆创新对今天全球化背景下的中国当代园林,在设计的手法乃至内涵的挖掘、文脉的延续上都有很大的启发和借鉴意义。

所以应重新认知这些近代私园的特征和价值,建立起全面的保护体系,把它们和公共园林、历史建筑、街区作为整体的历史空间系统来加以维护。

在做法上可以借鉴国际经验,成立民间机构、公益基金,志愿者团队,以多种方式保护利用近代私园。可设立专门的历史私园开放日,把那些属于单位、个人的有价值历史私园定期向公众开放,让市民、游客去参观体验并参与维护、宣传。

实际上今天上海很多近代建筑已经通过修缮和注入新功能后向公众定期开放,但目前还很少涉及到私园领域。

相对于建筑,这些私园以自然为载体,凝聚更多的中西交汇要素环境生活美学。对它们的修复和维护,将进一步促进当代城市更新,既保护园林遗产、延续历史文脉,又改善景观环境、提升城市面貌

分布在城市各个角落的无数隐秘花园是联系过去与现在公共与私密人工与自然的时空纽带与绿色珠串。它们承载历史、延续文化,是可以持续再生的宝藏。



后记

本次讲园的对象是上海目前还保留下来的在近代(一般指从1840到1949年)建造的私园。

虽然上海的园林发展历史在中国并不算很长,但是近代时期建造的私园数量巨大,除了经营性私园和传统中式宅园,还有洋房花园以及会所、俱乐部的附属园林。它们伴随百年来剧烈的社会变动,内容和功能不断演化,目前大多数归属于不同的机构、单位,少量仍为私人所有,很少对外开放。

本次讲园实际上是一次梳理和提供线索,帮助感兴趣的人们去探寻这些隐秘花园,去了解和印证相关的历史。

本讲没有展开分析不同案例的建造过程和设计手法,但是结合当时的背景环境,对园林的特征进行归纳,尝试感受其过去的状态和空间氛围。一些观点属于个人判断,缺乏佐证,供大家批评。

相对建筑而言,花园更脆弱,更容易被改变乃至消失,这也是我在总结里所强调的,需要各部门和公众参与来保护和延续这种特殊的「活态」遗产。

本讲的图片资料除了来自我团队的实地考察拍摄,大部分源于书籍和网络,可能有的现状已发生了改变,欢迎大家留言指正、交流。





图文整理:闰土

版面编辑:闰土、薏仁

版面校对:薏仁

图片若无特殊说明,均源自网络

封面图为东平路9号,来自画家王克良



长按二维码

关注周导讲园

带你领略园林之美之趣之理

园林 | 设计 | 美学 | 文化 | 历史



分享点赞在看,周导讲园更投入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周导讲园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