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学苑 | 卢军羽:语言模因与事件域认知模型——以“人肉搜索”事件的语言模因为例

卢军羽 语言服务 2020-01-19
点击上方“语言服务” 可以订阅哦!

提要
本文运用事件域认知模型理论,以“人肉搜索”事件的语言模因为例,详细探讨了语言模因的传播和变异规律及其认知机制。研究表明,语言模因的传播和变异是以事件域概念网络为基础,即事件域内要素的替代、连结或整合为语言模因的运作提供认知理据;运用语言学的相关理论(如认知语言学理论)探索模因表象背后的认知机制,有利于进一步揭示模因的本质。
关键词
语言模因、传播和变异、事件域、认知模型

1引言

“模因”(meme)概念自英国动物学家Richard Dawkins(1976)首次提出后便引起了不同领域学者的广泛关注(参见何自然、何雪林2003)。起初,模因被描述为社会文化的进化单位,主导着社会文化的传承和传播(Dawkins 1976)。后来,人们意识到在模因这一表象背后可能有着生物现实基础,认为模因是储存在大脑神经中的信息复制单位(Dawkins 1982:109;Lynch 1991)。模因概念的核心是模仿,任何模因,无论是有形的(如建筑样式)还是无形的(如思想观念),都靠模仿而形成和传播,但模因在传播过程中除了复制信息外,还具有选择性和变异性(Distin 2005:68-70;Blackmore 2007:365)。模因的这些行为表现和语言非常相似,如基于达尔文进化论的语言顺应论就详细探讨了语言的选择、商讨、变异等属性(Verschueren 2000)。换言之,语言作为文化的重要载体和表现形式深受模因机制的制约,甚至从某种意义上说,语言本身就是一种模因(谢朝群、何自然2007:31;Blackmore 2008:513)。目前,有关模因与语言之间界面的研究才刚刚起步,关注的焦点集中在“从模因论的角度审视和解释语用现象”(谢朝群、何自然2007:37),而对语言模因形成和传播的内在机制关注不够,尤其忽略了认知机制在语言模因形成和传播中的作用。虽然上述两类研究之间经常有交叠之处,但在研究取向上有着本质的区别,前者属于“从模因到语言”,后者是“从语言到模因”。我们认为,语言模因的形成和传播机制不能简单地概括为“模仿”、“信息复制因子”、“人脑病毒”(virus of the mind)等,在这些表象背后隐藏着深刻复杂的认知机制,值得深入研究。限于篇幅,本文选取近年来社会语言生活中的热门现象“人肉搜索”为例,对语言模因的传播和变异机制作初步探索,以抛砖引玉,推动模因研究的深入开展。

2模因与模因复合体

模因从形态结构上可以分为简单模因(单个模因)和模因复合体(一组模因的集合)(Lynch 1991)。简单模因出于生存的本能会不断地寻找新的宿主,形成众多的模因复合体。简单模因在模因复合体中获得更多被复制和传播的机会,发挥着比游离状态更大的作用(Lynch 1991;Blackmore 1999;陈琳霞、何自然2006)。“人肉搜索”就是“人肉”、“搜索”等简单模因的复合体。“人肉搜索”,起源于“猫扑”社区网,是一种综合利用现代信息科技(如网络搜索引擎等)及网民大规模人工参与等手段来搜索和分享特定信息的网络社区活动( 焦妹2009:103)。从“人肉搜索”的常用手段(参见陈朝晖2008:22-23)来看,这种搜索方式离不开机器,甚至可以说高度依赖“机器”,人所做的工作多半是将机器搜索的结果“提纯”而已。因此,“人肉搜索”实际上是一种人机结合的现代信息搜集模式,准确地说,应该称之“人机搜索”。那么,为何被大众广泛接受的却是“人肉搜索”呢?是模因的力量。我们知道,“人肉搜索”中的“人肉”是为了强调这种搜索活动中人的参与性,以区别于传统的机器搜索模式(陈朝晖2008:22)。其实,用“人肉”指称“人体(工)”以强调性地区别其他物质(主要是机械)构成的动作主体早已有之,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是恐怖主义自杀性袭击的别称“人肉炸弹”——“人肉”强调这种炸弹的载体是“人体”而非机械。通过CNKI 检索,“人肉炸弹”一说1996 年就见诸报端(倪童军1996:25)。“9.11”恐怖袭击后,随着美英等国在全球领域打击恐怖主义,“人肉炸弹” 成了恐怖组织等极端势力的常用手段,“人肉”逐渐成为强势模因,具有了很强的复制能力,出现在了“人肉核弹”、“人肉生化弹”(马为民2002:70)等众多模因复合体中。模因如病毒一样具有传染性,一旦形成就会自私地、不顾一切地寻找新的宿主(Brodie 1996;Lynch 1996;Blackmore 1999)。在当今信息时代,互联网连通千家万户,媒体网络高度发达,模因的传染力大大增强。网络等媒体为“人肉”模因的复制提供了媒介,但模因能否被广泛复制还与自身的“魅力”有关。陈琳霞、何自然(2006:111-113)认为,一个强势模因必须具备以下特性中的一个或几个:实用性、合理性、时尚性和权威性。首先,用“人肉”指称“人肉搜索”的方式特征具有合理性(在下文第4节还会进一步阐释):强调众多人同时参与对某目标的搜索,而且搜索的主体是有血有肉的人而非冰冷的机器,从而突显了其与传统的依靠机器搜索引擎搜索的差别。其次,“人肉”模因还富有时代气息。在信息时代和网络时代,语言有一个显著的特点,那就是追求直白性和形象性,如人们常用“骨感”表达“瘦”,用“吸引眼球”代替“吸引注意力”,用“用脚趾头思考”转喻一个人头脑简单、愚笨等等。用“人肉”指称搜索方式的特征正是由于顺应了语言的时代特点才成为人们争相模仿的对象。谢朝群和何自然(2007:32-33)指出,语境和社会实践都会导致语言模因意义的扩展、延伸或变异。“人肉搜索”中的“人肉”在不断复制和传播的过程中,常可脱离模因复合体而单独使用,其意义也得到了扩展,出现了兼指“人肉搜索”主体或对象的现象,如例(1)(下划线为笔者所加,下同)。在例(1a)中,“人肉”指称搜索的主体,即参与某项信息网络社区搜索活动的网民;(1b)中的“人肉”指称搜索的对象。在“人肉搜索”事件中,人肉搜索者利用一切手段去挖掘搜索对象信息,一旦锁定搜索对象,就对他进行口诛笔伐,而“人肉搜索”的对象多半是违反了主流道德规范或法律法规的人,处于被动地位,对这些谴责行为往往无力反击。因此,从另一角度而言,指称搜索对象的“人肉”亦可看作源自古老的模因“(X)肉”。“肉”是人类食物的主要来源之一,人们不仅食用猪、牛、羊等动物肉,还食用果肉等。《诗经》云:“食肉之禄,老病丧浴,无不及,是以冬无愆阳,夏无伏阴。”可见,“(X)肉”从古至今一直是一个活跃的语言模因。随着社会的发展,“(X)肉”模因发生着变异,见例(2):(1)a.老党拿着照片展开“人肉搜索”。无奈节假日期间,“人肉”们都在走南闯北。(韩蕾2010:77)b.网上不少群体乐于做搜索“猎手”,但也普遍不愿成为被搜索的“人肉”。(《经济参考报》2008 年7月14日)(2)a.如今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史记·项羽本纪》b.于是骄逸自恣,志意无厌,鱼肉百姓,以盈其欲。《后汉书·仲长统传》在例(2a)中,模因“(鱼)肉”的意义由“食用对象”变异为“任由宰割、摆布或欺凌的对象”,在例(2b)中进一步变异为“以这样的行为方式对待”。“人肉搜索”一般是一种正义或出于正义的行为,用“人肉”指称搜索的对象(1b)或搜索行为(见例3)时已没有了该模因“恣意宰割、摆布或欺凌”的贬义,但“人肉搜索”活动中众多网民同时对搜索对象进行“围剿”的态势,以及有时有意无意地对被搜索对象隐私等权益的侵犯,不禁让人下意识地联想到“鱼肉”(2b)行为的“恐怖”和“鱼肉”(2a)的“遭遇”。这种“下意识地联想”正是模因机制使然。实际上,已有网民将“人肉搜索”的对象称为“鱼肉”,如例(4)。(3)a.毕业一年的IT 行业白领木木,学生时代就开始人肉他人。(《经济参考报》2008年7 月14 日)b.官员因讲套话被人肉。(《中国电脑教育报》2010 年7 月5 日)(4)“人肉搜索”:愿做“猎手”者众,愿为“鱼肉”者寡。(《新华每日电讯》2008 年6 月28 日)例(3)中的“人肉”都作动词,表达“以‘人肉搜索’的方式搜索”之义。例(4)将“人肉搜索”者称为“猎手”,而称搜索对象为“鱼肉”。纵观模因“(X)肉”的演变历史,我们可以看出,尽管该模因(作名词时)在形式和意义外延上不断发生变化,但其意义内核是一脉相承的,即都含“被(任意)施加动作的对象”之义,具有基因型模因的特点。“搜索”成为模因要归功于互联网。在当今信息时代,人们对信息的需求空前膨胀,为了满足这一时代要求,互联网开发了许多信息搜索渠道。除了专业搜索引擎如谷歌搜索、百度搜索、雅虎搜索等外,几乎每一个门户网站都有搜索路径,如网易搜索、搜狐搜索、TOM 搜索等。可以说,只要接触过互联网的人都有网上搜索的经历,因此,“搜索”模因在人们的脑海里已经根深蒂固。出于模因生存本能的需要,当一种顺应了人们更高需求的新的信息搜索方式出现时,人们就自然而然地想到了借助强势模因“搜索”来命名,于是形成了“人肉搜索(引擎)”这一模因复合体。与谷歌搜索等一样,“人肉搜索”原本是“人肉搜索引擎”的缩略,但随着复制频率的增加成为了该模因的主要表现形式。此外,还出现了“人肉”、“搜”等变体,而且模因意义也发生了变化:(5)a.实际上“人肉搜索引擎”像其他任何科技产品一样,也只是一个工具,人们可以用它来做好事,也可以用它来做坏事。(《人民邮电》2008年7月29日)b.如果你爱他,把他放到‘人肉搜索’上去,你很快就会知道他的一切;如果你恨他,把他放到‘人肉搜索’上去,因为那里是地狱。(《经济参考报》2008年10月8日)c.“人肉搜索” 要趋利避害,最根本的途径是提高全体网民的道德素质和法律素质。(《江苏法制报》2009年11月26日)d.“官话官员”被“人肉搜索”的思考(标题)(《人民公安报》2010 年7 月24 日)e.“网络侦探”们在寻找事实真相的同时,也“人肉”出了当事人的照片、地址、电话、身份证号码等更多个人隐私。(《电脑报》2008年7月28日)f.甚至,关于“人肉”的讨论到了法律界。(《中国电脑教育报》2010年7月5日)g.“我又没做坏事,怎么会有人搜我?”(《科技日报》2008年9月11日)例(5a)中“人肉搜索引擎”是“人肉搜索”模因复合体的最初形式。后来,为了便于复制,出现了“人肉搜索”(5b、5c、5d)、“人肉”(5e)、“搜”(5f)等变体,其中“人肉搜索”语境适应能力最强,被复制的频率最高(参见韩蕾2010:74)。除了外部形态外,模因意义也出现了变异,主要有以下几类:作名词,意指搜索引擎,如(5a)、(5b),或搜索行为方式,如(5c)、(5f);作动词,表搜索动作,如(5d)、(5e)以及(5f)中的“搜”。现将与“人肉搜索”有关的模因(复合体)及其变异关系图示如下:
图1 “人肉”模因(复合体)及其变异关系示意图说明:a.图中圆圈表示模因,大圆圈内包含一个以上小圆圈的是模因复合体,如“人肉搜索引擎”等,虚线方框表明其内部的模因及其变体都与“人肉搜索”事件有关;b.“人肉”模因的四个意义分别为:人肉1——搜索的方式(特征);人2——搜索的主体;人3——搜索的对象;人4——搜索动作(动词)。
图1从左至右用箭头基本勾勒出了模因变异的时间序列关系。“人肉搜索”事件最初的表达形式(人肉搜索引擎)由三个模因组成:人肉、搜索、引擎。随后,“引擎”脱落,“人肉搜索”逐渐流行。在简单模因中,“人肉”最为活跃,出现了很多变体:人1、人2、人3、人4。语言模因在形态和意义上的变异总体来说是出于社会实践和语言生态的需要,但其内在运作机制如何?下文将运用事件域认知模型理论对其作初步解释。

3事件域认知模型

很多语言研究者和人工智能专家都认识到了“事件”(event)在人类经验概念化和语言构型中的作用。他们提出了很多以“事件”为认知框架的理论模型来解释语言现象,如Dirven和Verspoor(2004)的事件图式(Event Schema)理论、Croft(1990)的事件理想化认知模型(Event ICM,简称EICM)等。人类在对客观世界概念化时常常会选择不同层面(如具体/抽象层面等)或视角(如静/动以及不同的空间视角等),造成词汇、句法等层面各种复杂的语言现象,如一词多义、词性转化、词义变化、反义同词、句式变换等。上述理论模型在解释语言现象时侧重不同的方面,但未能为这些语言现象提供统一的解释框架。为此,王寅(2005,2007)提出了事件域认知模型(Event-Domain Cognitive Model,简称ECM)(见图2)。


图2 事件域认知模型(ECM)
(王寅2005:18,2007:240;略有改动)
事件域认知模型将事件看作是以行为(Actions)和事体(Beings)为核心要素的认知模型。该认知模型的最大特点是突破了上述认知模型的线性分析观,将事件域看作是一个包含动(Actions)、静(如Beings 等)两类要素的多层次认知系统。处于上层的EVENT是认知域的上位概念,代表着对事件的概括性和抽象化表述,如名物化(nominalization)表达等;中间层的Actions和Beings是事件中具体动作行为(用A1…n表示)和参与者(用B1…n表示)的集合。语用者可以根据对事件观察的视角和识解方式的不同,选择在语言表征中出现的Actionn和Beingn及其数量,形成对事件不同的表述方式(如ABAA—主谓双宾构造、ABA—主谓宾构造等)。一个动作或一个事体可分别带有很多典型的情状或性状特征(在图2中处于下层,用D1…n或C1…n表示),这些抽象特征在特定的认知环境中会代替具体的动作或事体出现在言语表征中,形成转喻性表达(如“硬硬的还在”)。在事件域中,各种要素(静/动要素、具体/抽象要素等)形成一个具有层级性的概念网络。在语言表达认知加工的过程中,这些要素可以相互替代、连结(alignment)或整合,以实现特定的语用目的。这种替代、连结或整合既可以发生在同一层级各要素之间,也可发生在不同层级要素之间,这就为一词多义、词性转化、词义变化、反义同词等诸多语言现象提供了认知理据(参见王寅2005,2007;下文将结合“人肉搜索”进一步阐释)。下面用图表的形式举例说明(图3)。


图3 事件域各要素之间认知操作方式与所解释的语言现象之间的关系
说明:a.表格数字含义:1——层次关系;2——所解释的语言现象;3——认知操作方式;b.此处“句式转换”特指同一事件不同表达方式之间的选择
图3 表明,事件域认知模型可以很好地解释语言表达中的转喻机制:在言语交际中,人们总是选择一个要素(直接或通过替代认知操作)或部分要素(通过组合或替代)来表达整个事件。语言模因的传播和变异很多情况下都与事件域内转喻机制有关。

4语言模因传播和变异的认知机制

与基因靠DNA复制信息不同,模因传播信息离不开人的大脑。从信息传播的角度来看,人的大脑由模因构成(Dennett 1995),或者说,模因塑造了人的大脑(Blackmore 2008:513)。人类以“事件域”为单位来体验和认知世界,并将其作为知识模块储存于大脑中(王寅2005:18,2007:240)。作为记忆复制的单位(Lynch 1991),模因必然与大脑中的事件域概念网络密切相关。因此,运用事件域认知模型理论有望更好地解释模因的运作机制。根据事件域认知模型,人肉搜索事件域可以图示如下(见图4)。


图4 人肉搜索事件域

“人肉搜索”事件域包含以下事件要素信息:1)行为:搜索、询问(即“人问人”)、(对搜索对象的)谴责等;2)事体:搜索主体、搜索对象、搜索工具;3)行为方式特征:人挤人、人碰人、人机结合等;4)事体特征:①搜索主体特征:人数众多、正义性等;②搜索对象特征:反道德、反正义、被动性等。事件域将与“人肉搜索”事件有关的要素信息纳入到一个相互联系、并具有层级性的概念网络中。通过这个概念网络,这些信息(通过转喻映射)都有可能单个地或以部分组合(或整合)的方式表达整个“人肉搜索”事件,如D1A1D2(人肉搜索引擎)、A1D1(人肉搜索、肉搜)、D1D2(人肉引擎)、A1(搜索、搜)、A12)、B23)等等。“人肉搜索”事件域所提供的这些语言形式选择为语言模因的变异提供了可能。虽然前文已经指出,模因变异链“人肉搜索引擎→人肉搜索→人肉” 形成时间序列关系,但这仅仅是就其被语言社区使用的起始时间而言的,并不意味着它们之间具有时间上的承接替代关系。其实,这三种语言模因变体(还有更多的变体,如人肉引擎、肉搜等)是逐步叠加、并被语言社区同时使用的。这说明无论从历时还是共时的角度来说,模因的传播和变异都是人们对事件域内要素认知选择的结果。首先,一种新事物刚出现时,为了准确指称而不至于让人误解,人们往往倾向于使用较复杂的语言表达形式以显示其较多的典型特征。“人肉搜索”作为一种与传统机器搜索大不相同的搜索方式在语言社区首次出现时,就自然而然地选择了“人肉搜索引擎”这一模因复合体形式。组成这一模因复合体的三个简单模因分别对应着“人肉搜索”事件域的三个要素信息:“人肉”强调了搜索方式特征 D1——参与搜索的人数众多,人挤人,人碰人,以至于无法辨认个体,只能看到组成个体的物质“人肉”,突显了此搜索方式与传统机器搜索的差别;“搜索”即核心子行为A1;“引擎”对应着搜索方式特征D2——机器的参与性(因为只有机器才有引擎),人机结合的搜索方式。事件域的概念网络使这些要素实现了在同一层级内(D1D2)以及不同层级之间(A1 D1)的认知连结,形成组构式D1A1D2。随着语言社区对“人肉搜索”事件认知度的提高,语言模因作为符号的功能就逐步突显,其形式得到逐步简化,形成诸如“人肉搜索”( D1A1)、“人肉”( D1)、“搜索”(A1)等模因变体。“人肉”由于显示了“人肉搜索”的最显著特征,成为该模因的主要形式之一。与此同时,由于不同语用者对“人肉搜索”事件的认知体验或在话语目的等方面的差异,他们在表达“人肉搜索”事件时会选择不同的要素或要素组合。因此,目前有关“人肉搜索”的各种模因变体在语言交际中虽然使用频率不同,但短期内不大可能消失。模因的变异不仅体现在形式上,也体现在意义上。模因意义的变异也可以在事件域认知模型理论框架内得到合理的解释。下面以“人肉”模因的四个意义(1、人2、人3、人4)的变异过程为例加以说明。从“1”变异为“2”经历了两个层面的两次认知操作过程。首先,在“人肉搜索”事件域中,搜索行为方式特征(D1)与搜索主体的特征(C1)密切相关,它们很容易发生认知连结。虽然C1B1不处于同一个认知层面,但它们之间是整体与部分的关系(C1B1的显著特征之一),通过转喻机制C1可以获得认知突显代替B1,最终实现模因义由“人1”向“2”变异。虽然我们在第2节中将指称“被搜索对象”的“3”(如例1b)分析为另一个模因,但从事件域的角度来看,将它看作是“2”模因(指称“搜索主体”)意义的进一步变异也未尝不可,因为“2”和“3”处于同一个动作链上的始末位置,原理类似于王寅(2005:23)所讨论的反义同词现象。顺着这条思路,“4”可视为“1”的变异,因为就认知层面而言,动作和动作特征联系更紧密,概念替代更容易发生。何自然(2005)根据前人的成果将模因分为两类:基因型模因(异形同义)和表现型模因(同形异义)。我们的讨论基本上涵盖了这两类。就模因形式变异而言,“人肉搜索引擎”、“人肉搜索”、“人肉” 等模因变体都可以用来指称整个“人肉搜索”事件,体现了基因型模因的特点;在“人肉搜索”事件中,“人肉”出现了四个意义变体,即1、人2、人3、人4,是典型的表现型模因。从上述分析可以看出,无论是基因型模因的形式变化还是表现型模因的意义变迁都与一定的事件域有关,都可以从事件域要素的认知操作机制(如替代、连结或整合等)中得到合理的解释。虽然本文主要探讨语言模因的传播和变异机制,但模因的形成也跟事件域内转喻机制密切相关,对此笔者将专文阐述。

5结语

Blackmore(1999:58)曾总结道,我们确实还未详细了解模因是如何储存和传播的,但我们已有足够的线索去开始进行这方面的研究。模因被称之为社会文化基因,语言是社会文化的重要载体和组成部分,以语言为视角去探索模因运作机制应该是一条有效途径。本文运用事件域认知模型理论,详细探讨了与“人肉搜索” 事件有关的语言模因的传播和变异规律及其认知机制。研究表明,语言模因的传播和变异是以事件域概念网络为基础的,即事件域内要素的替代、连结或整合为语言模因的运作提供了认知理据。模因论为语言提供了新的研究视角。反过来,语言的相关理论(如认知语言学理论)能否为模因的运作机制提供进一步的解释?本文做了一个初步的尝试,但限于篇幅和语料,有些问题还有待于深入探讨,如基因型模因和表现型模因的认知运作机制有无本质区别、各自具体特点是什么,等等。

本文来源:《现代外语》(季刊)2011年第3期。本文已获得原作者授权。作者简介:卢军羽,安徽长丰人,景德镇陶瓷学院人文社会科学学院副教授,从事英汉对比研究。

语言服务微信号:Language-service投稿邮箱:yuyanfuwu@yeah.net详情可回复“投稿交流”了解

点击阅读原文了解更多详情,欢迎分享至朋友圈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