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一部欲戴王冠的巨著:牛津历时30年打造的“一座学识纪念碑”

The following article is from 先知书店店长荐书 Author 先知书店



世界上规模、国际化程度首屈一指的大学出版社,集合200位全世界各个领域的顶级专家,用了30年才完成的一套书,会是怎样的一部巨著?


这家出版社就是世界上备受推崇的牛津大学出版社。由它投入巨大人力、物力完成的人类社会技术与文明的百科全书,要说资料之全、篇幅之大、权威之高,迄今没有对手。它被英美媒体冠以“权威”、“全面”、“专业”、“超群”等字眼,可说非常中肯。


它的中文版书名是《技术史》。这部关于技术与社会发展,综合了人文、历史、理工等全学科的技术史巨著的中文版面世,历时长达56年之久。


期间,主持翻译工作的多位负责人先后辞世。因此,这部巨著又可说是真正的呕心沥血之作。



那么,这部巨著对于读者而言,主要价值在哪里呢?


◎ 厘清对于技术的谬误,及唯物论——技术崇拜——功利至上等一系列根本性认知错误


从鸦片战争起,中国被迫接触近代科学和技术,尤其是“船坚炮利”等技术表征,人们更相信特定实用价值的科学,和对技术表征的崇拜。半个多世纪的唯物论教育,现代社会的“技术性社会”,都在某种程度上,导致许多人成为技术的功利主义者,只知其一不知其二。

而技术是复杂的,复杂的不是技术本身,而是技术的形成和演变,那里隐藏着技术精神和人们观念的转变。《技术史》跳出就技术论技术的框框,表面说得是各种技术的创新、发展。但背后是种思维方式,为我们认识技术本质和文明演化提供了契机。


▲牛津《技术史》内页展示


◎ 为理解人类自身、启发现在、探索未来,提供一种长远的观察视角


人类理解自身最大的障碍,就是人类本身。人类首先是一种动物,动物就有它生理局限性,而技术就是超越其自身局限性的工具。或者说,技术是人类意志的延神,内化于人的本质。人类理解技术,约等于理解人类自己。


《技术史》不只是把技术和社会紧密结合起来,而且是一部整个技术和社会的发展通史。通过《技术史》,读者会看到每一项技术的发展脉络,还会看到技术与社会、政治、经济、教育……之间的关系,并对浩瀚文明产生更长远的观察。


◎ 内容极为厚重,却又极具可读性


全书用800万字3000幅珍贵历史图片和插图,跨越从远古到20世纪的时空,以全景视角,记录下了技术改变人类世界的历史进程。


这部《技术史》在技术史领域独一无二。一个重要原因是:著者充分考虑到对科学史和人类历史都不熟悉的那部分读者的需要,语言简练平实,术语使用适度,充分注重可读性。以图佐文,尽可能用图版、地图、图表、表格作形象化说明。


《物理学与技术》:对技术专家、历史学家、科学家以及普通读者而言,这是他们学习和激发兴趣的取之不尽的源泉……作为对人类文化之技术方面的完整认识,本书是卓然超群的。


《自然》这八卷著作构成了一座学识纪念碑。



这套书出版后,很快获得中国首届优秀出版物奖。距今已近18年,早已售罄。一书难求之下,二手书都被网上炒到五六千元,高出原价十几倍。


新版校正了旧版个别术语译名或内容翻译有误等问题,并由最美图书获奖者刘晓翔重新设计,装帧大气精美,适于阅读,更适于收藏。长按下图,识别图中的二维码,即可一键收藏:



▍延伸阅读

技术不会主动奴役人,只有人才奴役人

四大视角洞察科学本质——走出技术落后的第一步

瓦特与工业革命:技术不可能弯道超车

张宏杰|“朕认为,假道学这股歪风该管管了”

帝国的覆灭:大清国为什么会败给“小日本”?

从《封神》看殷周之变:文明,有时是源于对野蛮深深的恐惧

周其仁迫切想把这个秘密告诉中国人!(强烈推荐)

秦晖!秦晖!

残雪|真正的“中国卡夫卡”,没有一定的哲学感悟力,是读不懂的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少数派悦读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