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绿里Greenin | 参与式艺术激活乡村的秘诀

王新衡 绿里Greenin
2024-09-14




大地艺术祭的理念即是强调「人类生活始终是被自然所包覆」,利用越后妻有丰富的自然环境,唤回人们重新看待「里山」的重要。



唤回对「里山」的重视─大地艺术的思想

本地出身的艺术策展人北川富朗于2000年举办了第一届「越后妻有大地艺术祭」,该活动主要以「艺术项链计划」概念执行,即是将当地农村历史文化如同珍珠宝石般地串连起来。艺术季每三年举办一次,主活动以暑假7月至9月为主,现在已扩展至一年四季皆有艺术展期。

这类位于农田与深山上的艺术展示即称之为「场域特定艺术」,即为了特定地点而创造的艺术作品。

 

 艺术家在越后妻有把当地的自然与文化纳入创作思考,设计出与本土协调且独一无二之艺术作品。这些对于环境十分敏锐、对于地方文化保存非常认同的艺术家,带领观众重新检视里山的价值,而艺术作品也成为地方与外界交流的媒介。

 

艺术季作品皆诉说着日本里山倡议强调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将生物多样性特征融入艺术展示活动中。特别是都市人长年脱离与自然相处的机会,缺乏从大地来反思自我存在的意义,更忽视了农业与耕作对于社会发展的根基。虽然艺术介入空间早已广被应用,但是大地艺术季不仅达成提升地方经济发展,更重要的是通过艺术作品成为人与场所、人与人的链接媒介。


越后妻有的衰退与现实问题  


新潟县的越后妻有位于十日町与津南町一带,有着因地表褶曲运动下之丘陵与河川侵蚀的「河阶台地」地貌,农民们利用现地展现智慧,不辞辛劳耕作出一片又一片油绿绿的梯田。这里虽是川端康成《雪国》中描写的豪雪地带,但丰沃的土壤所种植出的稻米质量却是日本首屈一指。




历史悠久的农业发展让农业荣景盛极一时,越后妻有成为日本海一侧繁荣的乡镇,也是关东地区重要的粮食供给地。

 

但是18世纪起,日本为了富国强兵、脱亚入欧等近代化目标,积极从事轻工业/重工业发展,纷纷将大型工业区设置于太平洋一带的大都会。越后妻有逐渐成为东京等大都市的附庸,转变为提供工商城市食粮来源的边陲乡镇。

 

伴随日本经济爆发性成长,新潟农产业的持续低迷与首都区都市快速扩张之交相作用,新潟的年轻人大量外流到都会中已成必然,近二十年来必须面临高龄少子化问题。

 

另外,越后妻在地方市政规划上也面临着地方认同感流失的困境1888年市町村改制将越后妻有编成25个村镇,再经过昭和与平成年间地方行政组织大合并,行政单位由122个市町村合并至30个,对地方文化特征保存与人口流失产生更大的冲击。

 



大地艺术季冬季版的「雪花火」与「光之种子」之展示,都是由当地居民与志愿者协力完成,是冬季艺术季最受瞩目的活动。


民众参与─艺术得以札根发芽之基础

 

在别人农地上设置让人难以理解的当代艺术,是艺术季取得农民认同与合作的最大屏障。主因于农地属个人财产与象征,废耕农地也是情势所逼难以启齿,加上让外国来的陌生人在自己的地盘上创作等复杂情感,使得当地议会与村民曾极力反对。

 

但在北川富朗带领国际艺术家以尊重地方为前提下开展两千多场协调会不断沟通与协调,才逐步让农民了解艺术季的本质与艺术家的诚意。最终农民不仅借出农地,还充当艺术创作志愿者,让作品融入土地、农民与艺术的元素。

 

以梯田文化景观为背景下绘本般的艺术创作,前景四季诗词与梯田稻米结完美结合,连同走在田埂上的人们也融为诗画一部分。


如同农舞台的诗句与梯田、艺术作品,构成了一幅越后妻有农耕艺术画,是一幅随风摇动、随光影变幻、随四季换装的有机创作艺术品。被策展团队热诚所感动的福岛先生于2006年居然再度下田耕种,偕同策展团队维持梯田的耕作,将老身融入艺术动态创作中。

 

利用闲置碾米厂再生的「上鰕池名画馆」则是以世界名画为主题,以村民扮演画中的角色所共同创作。约20多位居民扮演蒙克的《吶喊》、《倒牛奶的女孩》与《最后的晚餐》等巨作,画中以小区为背景、餐点则改为本土料理,连牛奶都变成香醇的本土清酒。


当地的「千手神社」祭典也成为体验艺术季项目,让访客欣赏艺术作品之同时又可学习当地宗教文化。

 位于体育馆名为「天道神与足迹」的艺术展示则全是村民影像,以及小孩骑脚踏车绕体育馆交织成画作。


里山食堂

艺术季不只与当代艺术有关,品尝地方农产品与乡土料理,也是参与式的田园生活艺术展现。如农舞台的「里山食堂」提供当地农产品、本土料理的手法,天花板照片展示则是由艺术家发送村民们一百台拍立得相机,找寻家乡最美的景观所拍摄而成。 


由此可知艺术季所有的艺术创作皆以地方与居民为主角,艺术则是扮演访客观赏的万花筒、品尝美食的调味料,没有本土参与的艺术展示将会平淡无味难以入口。

 

农业发展与梯田支持制度

 

大地艺术季以本地食材吸引越来越多的访客,也加速让拥有广大资源的都市与农村的交流,推动衰退的农业逐渐复苏。

 

(一)ROOOOTS越后妻有名产品设计计划


大地艺术季产品设计部门着力于产品形象的创新、对新世代的宣传,以及创造新的本土品牌与发售。对于在地产品设计与营销有兴趣的设计师,同样可向大地艺术季申请,将有机会从事当地的稻米、清酒及菓子等产品的设计、营销与贩卖。

 

通过商品的贩卖,除了支持大地艺术季的举办经费,也可永续地方活化、振兴农业发展。越后妻有居民欲推广自身的产品时,可与大地艺术季主办单位洽谈。


2009年为止,主办单位已从超过900项报名参与征选的商品设计中,精选30项优质作品商品化并予以营销。为此2009年度的大地艺术季在地创意商品的销售量较2006年增加二、三十倍之多,甚至许多商品设计还得到国内外设计奖项。

 

(妻有粉丝俱乐部


妻有粉丝俱乐部以鼓励民众参与越后妻有大地艺术季为主要目的,并延伸至当地信息、农产品与创意商品之提供。

 

配合艺术季举办,俱乐部3年会费仅需1万日圆,即可得到「大地艺术季护照」、「大地艺术季之里」商品、妻有粉丝俱乐部「会员证」与「妻有通信」信息提供。

 

其中当地商品于每年秋季寄出,会员可收到鱼沼产的越光米1公斤,藉此行为可守护梯田持续耕作以避免废耕。另一方面,创意礼品是结合越后妻有当地农产品或素材,再置入创意与设计所包装改良之商品。

 

(三)松代梯田银行



因为少子高龄化让越后妻有松代町超过五百公顷的农地废耕,仅剩下全盛期的一半左右,当地有名的梯田文化景观更是岌岌可危。为改善梯田废耕课题,大地艺术季通过「NPO法人越后妻有里山协働组织」制定梯田认养制度维持梯田持续耕作。

 

梯田认养人加入松代梯田银行后不仅可出资支持梯田农作,还可亲自投入稻作农务保护梯田。梯田的日常管理则以当地的农家与NPO事务所职员负责,每年秋天所收割的稻米依认养面积与当年收成分配。

 

此认养制度吸引了许多繁忙都市人,其中不乏喜爱越光米的人们,甚至有希望将越后妻有视为第二故乡的民众。如图所示,认养所分配的稻米量计算为:分配稻米=梯田银行稻米全体收成╳(认养面积 / 梯田银行稻田总面积)。每年二、五、八、十一月认养人可获得梯田米,藉此也让衰退的梯田农耕文化再生,该经营模式更趋使都市民间的力量妥善投入农村中。

 

越后妻有大地艺术祭已是世界最大规模的国际艺术季,2012年约有50万人前来参访,对于新潟县创造出46.5亿日圆的经济效应,2015年势必将刷新过去纪录。然而在世界大型展览会或运动赛事,这样的数据并不亮眼,以艺术带动地方再生的手段也不独特。

 

绝对不可忽视的是大地艺术祭不同于一般只关注于国家层级或大都市中心发展的文化活动,而是以体认人本与环境价值,以居民参与、共同创作的方式取得地方认同。更不同于都市的效率至上主义,而是期待唤起人们再度以五感来体验农村自然环境与民俗文化。

 

北川富朗强调越后妻有长达5个月的豪雪季、频繁的地震与豪雨的严峻自然条件,人们必须大公无私互相帮助才能存活。即便在都市中也无法独善其身,就如同大地艺术祭就是靠人与人的认识与协助方能完成。


文章来自《碧山》中《参与式艺术激活乡村的秘诀》一文 有删减

作者   王新衡

东京大学工学博士,研究方向为文化资产保护、保存科学、都市再生和社区营造。现任辅仁大学博物馆研究所兼职助理教授、台湾历史资源经理学会副秘书长。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绿里Greenin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