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打卡】老北京记忆,新产业功能——西打磨厂胡同的旧城更新

1/6图片工作室 丈量城市 2021-07-06


文 | 张慧    摄影 | 李海涛





区位:打磨厂街区 前门与崇文门之间

基本概况:前门东区修缮整治的重要示范区,全长1145米,宽5-8米

特点:走产业复兴之路,老街区变为新景点






「老北京人的记忆」之一


西打磨厂街形成于明初,

因汇聚石器打磨匠人、店铺而得名,

曾与西河沿、鲜鱼口、大栅栏并称为

「前门外四大商业街」。

繁盛时期,

半条街都是石厂。

八大祥之一瑞生祥,

京城四大饭庄之一福寿堂,

粤东、潮郡、临汾、宁浦、应山、钟祥等

八大会馆在此云集。

繁荣时期的西打磨厂胡同




经历落寞,重获新生


曾经繁荣的胡同没能逃过时代的冲刷,

解放后西打磨厂街沦为一条寻常的胡同,

交通混乱、街区破败、

古建变成大杂院儿……

2015年启动的改造计划

赋予了老街区新生,

改造后的西打磨厂街焕然一新,

老胡同成了新景点。

改造后焕然一新的胡同



西打磨厂街选择了

一条有别于传统胡同旅游改造的新路径:

以产业复兴为核心,

从空间和内容两方面进行改造。




空间上,老院新生

西打磨厂大街上有许多旧址存留,

如肖公庙、同仁堂制药作坊等。


设计助力:

由来自国内外的知名建筑师组成设计团队,

包括隈研吾、马岩松、张永和、

如恩设计、朱小地、孟岩、MVRDV等,

打造了一系列「大师院」,

实现了传统建筑和现代元素的有机融合。


隈研吾北京事务所改造作品:

打磨厂220号,

清末曾是协和医院,

协和医院迁址后

被用作苏联医院、日本医院。

青砖墙面+格栅+木门,新旧元素交融


(青砖墙面+格栅+玻璃幕墙的设计,为传统建筑空间注入现代感)


(保留传统院落的形态,用新植的小树延续胡同院落传统布局)



留旧如旧:

西打磨厂街老城更新

在细节之处小心落笔、精心修缮,

充分尊重了历史街区的原有风貌。


西打磨厂街210号,

曾经的瑞华染料行。

保留四合院肌理,从细节处着手更新


(修旧如旧,保留了门头上「靛蓝颜料、零整批发」字样,让空间的历史得以传承)



西打磨厂街213号院,

曾经的山西晋商乔家票号大德通总号所在地。

保留了民国年间建成的拱门和其上精美雕花,成为西打磨厂一景


(与街巷建筑共生多年的爬山虎、大树等得以保留,定格空间记忆)



老街新貌:

基础设施的全面提升,

让胡同从内到外「改头换面」。

区域内绿化景观、照明、视觉系统都进行了精心设计



内容上,功能激活

以文化创新、民生服务、

艺术交流、国际跨界等形式,

构建以文创为主的产业生态,

将西打磨厂街打造成

内涵丰富、极具活力与独特魅力的,

以国际创新力驱动的历史街区。

在修缮后的建筑空间里植入多种功能,

实现空间的彻底活化。


打磨厂·共享际

由西打磨厂街210号瑞华染料行、

长巷三条1号清朝末年「义诚店」旅店旧址

两个场地改造而成。

西打磨厂街210号瑞华染料行


(长巷三条1号清朝末年「义诚店」旅店旧址)



共享际集住、办、商为一体,

构建了「街区庭院式共享生活社区」。

创新居住形式——最IN的院落式胡同LOFT公寓


(创新办公业态——庭院式办公:庄雅婷团队作品 MENG LAB)


(创新生活方式——胡同院落+茶艺+现代家居)



设计助力的空间提升、

留旧如旧的风貌留存、

多种创新功能的植入,

让西打磨厂街区重新焕发新活力,

成功展现了

不同于前门西区商业区的「静生活」,

打造了城市更新的新样板。







1/6图片工作室出品
热文推荐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