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深度】什么是好的城市更新?全球滨水区改造4个趋势给你答案!

1/6图片工作室 丈量城市 2021-07-06




关于城市滨水区更新的话题

可谓是老生常谈,

但是,滨水区更新的黄金时代,

才刚刚拉开帷幕!

为什么这样说?


这要从滨水区更新的动因说起。

最早大规模滨水区更新的城市

是美国巴尔的摩内港区(1956年)。


▼ 巴尔的摩内港更新


后续美国涌现出旧金山渔人码头(1960年),

纽约哈德逊河公园(1986年至今),

芝加哥海军码头(1990年至今)等项目。


▼ 芝加哥海军码头更新


欧洲滨水更新在1980年代较为集中,

先行的有伦敦、利物浦及曼彻斯特,

其后有鹿特丹、阿姆斯特丹、安特卫普、

毕尔巴鄂、巴塞罗那等城市。


▼ 西班牙毕尔巴鄂滨水区更新


说到这儿你会发现,

这些城市几乎都是「港城」

上世纪中期全球制造业向亚洲大规模转移,

使这些港城航运量骤降,

依港而建的工厂关闭,

导致城市出现了严重的空心化现象


作为早期的城市「应急对策」

修复岸线、设置公园、引入休闲等措施,

成为滨水更新快速见效的主流方式。


▼ 20世纪80年代开始更新的纽约炮台公园


随着后工业化时代的来临,

港城们开始由「贸易中心」转向「服务中心」

这也就给了滨水区改造与服务业结合的契机。

最具代表性的是伦敦第二商务中心

——金丝雀码头


▼ 伦敦金丝雀码头从贸易中心更新成为商务中心


在1802年—1939年间,

金丝雀码头曾经是世界上最繁忙的港口之一;

1930年代,每年进出港货物超过3500万吨,

伦敦港务局(PLA)雇用的工人超过10万名;

1961年码头发展到达了顶峰,

当年进出港货物超过6000万吨。


1921年代,繁忙的金丝雀码头 | 来源:Britain from Above


随着制造业大转移时代的到来,

以及更高运力码头的出现(秀蒂尔伯里码头),

到1981年,金丝雀码头的工人仅剩3000名,

最终走向被关闭命运。


不久后出现了转机。


1986年伦敦证券交易所进行了重大改革,

被誉为「金融大爆炸」

(减少金融监管,

允许国外财团购买英国上市企业)。

以美国银行领衔的金融公司蜂拥而至,

并以伦敦为中心辐射整个欧洲的金融业。

尴尬的是,老牌 「金融城」,

已容纳不下这些跨国大公司。


▼ 「无地可用」的金融城


早在1981年,

伦敦市政府就成立了

伦敦码头区开发公司(LDDC),

负责对金丝雀码头进行改造。

「大爆炸」后无法进入金融城的大型企业,

开始在金丝雀码头聚集。


▼ 自1945年以来,金丝雀码头的变迁


经过30余年的建设,

如今的金丝雀码头商办和零售的建筑面积

超过130万平方米,

功能已是集金融、商业、出版、

教育等多领域混合的城市中心,

成为国际上举足轻重的「新金融城」。


▼ 更新后的金丝雀码头成为伦敦第二商务区


新世纪,随着后工业时代的来临,

服务业已成为经济发展的支柱,

是衡量城市竞争力的重要指标。


另外一方面,随着服务业中

文化、旅游、科技等服务类别的崛起,

给予滨水区,这片城市中心最优质,

甚至是最后的开发用地,

前所未有的更新机遇,

前所未有的发展可能性!


这里,

我们梳理了近些年考察的全球滨水区更新案例,

总结出四个发展趋势与大家分享。




趋势一



文化复兴老城

要有规模,更要有差异


▼ 英国利物浦阿尔伯特码头


前文中金丝雀码头经历的衰落,

只是英国众多滨水城市产业衰退的一个缩影。

1980年代以来,

英国立项的大型滨水区更新项目超过200个。

这些滨水更新项目,

有的借助天生丽质发展旅游,

如加的夫湾、朴茨茅斯港;

有的借助区位优势发展新产业,

如曼彻斯特索尔福德码头、布里斯托湾。


▼ 加的夫湾更新后的美人鱼码头,成为旅游目的地


▼ 曼彻斯特索尔福德码头更新后,成为新媒体产业聚集区


但更多的滨水区还属于「资质平庸」型

他们不约而同的选择用文化撬动滨水区更新。

伦敦南岸是其中的代表,

此前,我们在关于CAZ的文章

及《世界著名城市河岸》专题中均有详细介绍,

本文不再赘述。


作为英国最早进行滨水区更新,

且采用文化驱动更新的另一代表案例,

当属利物浦的阿尔伯特码头


▼ 利物浦阿尔伯特码头


在19世纪初,

利物浦是世界最重要的港口城市之一,

当时的港口贸易量,占世界贸易总量的40%,

其财富总量一度超过了伦敦,

被誉为「欧洲的纽约」。

进入20世纪,

港口的衰落使利物浦成为「逃离之城」,

曾经的贸易枢纽——阿尔伯特码头关闭。


▼ 1927年的阿尔伯特码头 | 来源:Britain from Above


1980年代,英国掀起滨水区更新热潮,

阿尔伯特码头开始了漫长的更新改造之路。



①.文化为突破,重塑城市认知


自1981年开始,

阿尔伯特码头进行过多次微更新,

如整治码头面貌,引入商业业态,

但都是昙花一现收效甚微。


1998年,

码头的建设管理改为企业(高尔街地产)主导。

2003年二次更新的阿尔伯特码头亮相,

包括三大文化改造项目

从航海史到现代艺术,再到流行音乐一应俱全:

默西塞德海事博物馆(展现利物浦航海历史)、

泰特美术馆(展现利物浦艺术气质)、

披头士博物馆(展现利物浦音乐魅力)。


▼ 阿尔伯特码头三大文化项目


▼ 披头士博物馆不仅收集了与乐队相关的物品,还复制了60年代披头士活跃的演出场所,成为全球披头士迷的朝圣地,入选英国最佳旅游景点之一


▼ 码头内分布着与音乐、艺术相关的雕塑


2004年,阿尔伯特码头入选世界文化遗产,

迅速成为利物浦文化旅游的磁极,

平均每年到访的游客超过600万。


▼ 阿尔伯特码头内部



②.以点带面,复兴城市都心


阿尔伯特码头的成功,

进一步吸引更多资本注入,

也就有了后续的滨水区三大更新项目:

曼岛区域更新、「利物浦一号」发展计划

以及国王滨水区改造。


▼ 以阿尔伯特码头为核心的三大更新项目



曼岛区域更新:继续扩大文化影响力


曼岛区域更新,依然以文化为核心,

包括新建设的利物浦博物馆(2011年开业)

及RIBA North文化综合体(2017年开业)。


▼ 利物浦博物馆介绍了城市辉煌的历史


▼ RIBA North文化综合体,包括画廊、图书馆以及英国皇家建筑师学会


曼岛区内,

被称为「美惠三女神」的历史建筑群,

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指定的

「世界遗产海上商业城市利物浦」组成部分。

建筑群修旧如旧,植入现代办公和酒店业态,

补充完善区域的城市功能。

2018年,该区域在利物浦旅游奖中,

获得「游客经济最佳新人」奖。


▼ 「美惠三女神」:利物浦港务大厦、丘纳德大厦、皇家利物大厦,它们见证了19世纪—20世纪初期该市获得巨大财富的历史



「利物浦一号」发展计划:重现城市繁华生活


利物浦一号占地约17公顷,

包括商业、办公、居住功能。


▼ 远眺利物浦一号


已建成商业空间约16万平方米,

包括英国百货公司JohnLewis

及Debenhams主力店。


▼ 利物浦一号内的商业街


利物浦一号使老港区变身为市民生活、

工作和休闲娱乐为一体的城市中心,

重现利物浦以码头为核心的繁华。


▼ 利物浦一号的公共空间,也是城市公园(查维斯城市公园)



国王滨水区改造:增强城市文化、商业活动功能


国王滨水区改造

包括利物浦体育馆和英国电信会议中心,

两者合力成为城市举办大型文化活动的舞台,

增强城市举办大型活动、会展的功能。


▼ 远眺利物浦体育馆


▼ 国王滨水区与阿尔伯特码头之间的泊位改造为水上乐园


最终,滨水区形成

以阿尔伯特码头为核的城市中心复兴。

同时,丰富的滨水空间成为文化活动举办地,

助力利物浦入选「欧洲文化之都」




趋势二



科创激活「锈带」

要有环境,更要有生活


▼ 纽约DUMBO区


美国滨水区更新始于20世纪50年代,

纽约是第一批加入更新行列的城市,

滨水区改造延续至今,

这与其连接海洋和内陆的地理因素密不可分。


▼ 纽约通过哈德逊河,连通起海洋与内陆


在19世纪中期,纽约港的客运和货运量

就已经超过了该国其它港口总和,

到20世纪初,纽约成为美国第一大港口城市。

繁荣的航运,也推动着滨水区制造业崛起,

曼哈顿岛沿岸迅速成为工业带。


▼ 1920年繁忙的纽约港 | 来源:Britain from Above


时过境迁,

20世纪中叶在全国性的产业大迁移,

城市去工业化的趋势下,

纽约滨水工业带沦为「无人区」,

成为众多犯罪类电影的取景地。


▼ 电影《美国往事》中大量的镜头,拍摄于纽约废弃的滨水工业带


作为城市滨水地区更新的排头兵,

纽约在1980年代,

出台了滨水地区复兴及海岸资源法案,

包括44条专项针对滨水地区更新的政策,

为哈德逊河公园、炮台公园等滨水更新项目

提供了有力支持。


▼ 哈德逊河公园


不过,出于防洪的考虑

(特别是2011年艾琳飓风袭击纽约后),

曼哈顿的滨水更新越来越未雨绸缪,

更侧重滨水带抗击飓风和市民休闲功能。


▼ 曼哈顿岛滨水区比比皆是的绿地公园


而一河之隔的伊斯特河南岸,

却发展成为纽约的「科技产业三角区」

(由DUMBO区、纽约布鲁克林造船厂,

以及布鲁克林中心区构成),

2015年,三角区已聚集了1350家科技公司,

17300名科技从业者。


▼ 纽约伊斯特南岸「科技产业三角区」



①.有了生活,才有了聚集


DUMBO区是科技产业三角区核心,

它被称为「数字产业区」「硅滩」

「布鲁克林的麦迪逊大道」等。


▼ 改造后的DUMBO区


在上世纪末,身为工业区的DUMBO,

一度沦为废弃货船「坟场」,

后来,开发商大卫·瓦伦塔斯买下这片废地,

开发初衷是想通过环境重塑,营造生活氛围,

带动周边地产项目升值。


▼ DUMBO区滨水住宅


2010年,融合休闲、运动主题的

布鲁克林大桥公园建成,

迅速成为最受市民喜爱的城市公园之一。


▼ 布鲁克林大桥公园包含从室外到室内的运动场


在旧厂房改造方面,

建筑风貌保持艺术化的氛围,

功能上则以配套商业和小工作室为主,

目的是完善区域的生活配套功能,

并吸引当时正在从曼哈顿岛「逃离」的

艺术家入驻


▼ 艺术化,渗透在DUMBO区的改造中


随后科技回归都市的浪潮到来,

纽约「硅巷」迅速崛起,

但曼哈顿岛能提供的办公间捉襟见肘。

DUMBO区有着紧邻曼哈顿岛,

与华尔街一桥之隔的区位优势,

同时,这里已发展成配套完善,

环境够「酷」,空间充足的艺术生活区。


▼ DUMBO区休闲生活氛围


▼ 人们在DUMBO区,边休闲边欣赏纽约的天际线


DUMBO区开发公司抓住「科技外溢」的机遇,

针对初创企业推出了低租金的政策,

并联合纽约市经济发展组织、

纽约大学、POLY理工学院等机构,

搭建出针对科技企业的孵化生态链,

成功吸引科技初创企业来此聚集。


▼ 开放的公共空间成为初创企业的「办公室」


短短几年,

DUMBO已孵化出几十家科技企业

(涵盖移动通信、生物医疗、

数字化媒体等领域)。


▼ DUMBO区中的科技企业总部



②.有了互补,才有了科技制造中心


DUMBO科技化的崛起,

救活了一墙之隔的布鲁克林海军造船厂。

该造船厂最早隶属于美国政府,

在二战时期创造了7万多个工作岗位。

1990年代衰落后,船厂改造更新为工业园。


▼ 布鲁克林海军造船厂与DUMBO区的区位关系


面对涌入的科技企业,

造船厂发挥产业基础,结合巨大的生产空间,

针对制造类科技打造出「绿色科技制造中心」,

与DUMBO形成科技协同发展。


绿色科技制造中心包括教育中心、

新实验室( New Lab)、工业设计、制造商、

共享制造设备等一条龙的科技成果转化服务。

吸引3D打印、电脑数控机床、机器人、

航空等科技制造初创企业来此聚集,

Final Frontier Design(宇航服研制)

就是在此完成孵化。


▼ 布鲁克林海军造船厂科技产业布局示意


《世界智能制造中心发展趋势报告(2019)》

中显示,

纽约高居世界智能制造城市首位,

其中布鲁克林造船厂区域

成为纽约智能制造的主要承载地,

伊斯特河南岸成为名副其实的科技水岸!




趋势三



宜游重塑岸线

要有密度,更要有传播


▼ 新加坡滨海湾


滨水更新常兼具着旅游功能,

如果旅游的打造不再是附属,

而是成为核心功能,

就可能强化城市竞争力。


新加坡滨海湾(Marina Bay),

这里聚集着城市CBD、金沙湾度假区,

连通着新加坡河,

是全球著名旅游圣地,

也是新加坡的国家形象名片,

更是全球滨水区更新典范。


▼ 新加坡滨海湾主要构成区域示意


滨海湾的更新过程,

可以说是新加坡发展战略的缩影:

90年代末,新加坡颁布了「产业21」振兴计划,

产业发展从劳动密集型转向知识密集型,

这也就意味着新加坡要与全球城市展开竞争,

才能吸引到足够的人才。


2005年政府将城市建设目标,

由原本的「花园城市」(Garden City),

转向「花园里的城市」(City in Garden),

城市绿色环境从「好看」到「好用」,

从吸引人来看一看到让来的人留下来


▼ 滨海湾是新加坡最著名的旅游目的地之一


有了新目标也就有了滨海湾,

以旅游为手段

以国家品牌营销为目的的更新改造



「政府委托国家促进执行委员会来思考并实施五项新的举措,其中最关键的是,描绘新加坡的生活方式、文化和娱乐的前景……这一切其实都要「以人为本」,吸引世界各地的人才到来,以旅游中心为杠杆,打造人气和宜人环境,才能发挥连动效应,将人流转化为资金流。」

—— 《国家营销:新加坡国家品牌之道》




①.最宜游的中央活力区,建立形象传播


根据城市发展目标,

新加坡滨海湾制定出围绕旅游主题的

「3E」发展主线

——Entertain娱乐、

Explore探索、Exchange交流。

这些理念渗透到CBD以及新加坡河的更新建设中。


位于新加坡河与滨海湾交汇处的CBD,

是世界第四大商务区。

上世纪80年代,

由于CBD缺乏配套、缺乏用地,

曾被新加坡媒体评价为:

「就像死去一般,无地可去,也无事可做。」


▼ 1982年的新加坡CBD | 来源:Britain from Above


在新发展战略的推动下,

CBD对滨水码头区的更新,

更强调旅游休闲功能的补充。


▼ 从金沙湾度假区眺望「新CBD」


▼ 商务区的摩天大楼与新旧结合的码头区相伴而生,成为CBD的一道风景线


CBD拓建区与金沙湾度假区

(位于1992年完成的填海区,

包含商业、旅游、文化功能)连接,

CBD从独立的商务片区

演化成为环湾区的CAZ(中央活力区)


▼ 滨海湾CBD更新示意


▼ 金沙湾度假区引入大师设计,集中布局城市旅游吸引物,汇聚娱乐、休闲、文化、商业、会展等多元功能,全面塑造都市形象感


而充满科技与生态技术的滨海湾花园,

则是对「花园里的城市」战略的全新展现。


▼ 滨海湾花园俯瞰


▼ 公共景观设施充满「科技」和「未来」味道,例如「超级树」,白天可以吸收雨水、遮阴、储存光能,晚间将光能转换为电能,放出七色光芒


▼ 公园内的戏水乐园


全面升级的都市形象,

不仅使滨海湾成为新加坡的活力原点,

更是游客体验21世纪新加坡的展示区。



②.24小时休闲娱乐区,最好的体验传播



「滨海湾的愿景是成为一个「生活-工作-游玩」的24/7不夜城,它将成为代表未来全球城市之精华的新中心。」

—— Mah Bow Tan,新加坡国家发展大臣



与滨海湾相连的新加坡河是城市母亲河,

承载着城市的记忆与传统,是游客必去景点。

在滨海湾的更新战略中,

新加坡河承担起展现文化与生活重任。


▼ 在《新加坡保留计划》的指导下,新加坡河沿岸保留了原有殖民地时期的老建筑,使新加坡河沿岸呈现出异域风情


河道沿线保留着诸多历史悠久的码头

(驳船码头、克拉码头、罗伯逊码头),

更新改造从重数量的保护

转变为重品质的开发

建筑改造凸显历史与科技的碰撞,

功能则注重休闲娱乐、商业餐饮等,

打造出居民与游客夜生活聚集地。


▼ 新加坡河夜色


明星项目克拉码头,

原本是新加坡的海上贸易中心。

经过全新设计,

一个科技感十足的屋顶将原来的工厂、

仓库和商店串联在一起,

附以餐馆、酒吧、娱乐等功能,

成为全天候的休闲娱乐空间。


▼ 夜晚来临时,五彩斑斓的灯光照射在透明的膜结构上,异常绚丽,是城市夜游地标


▼ 克拉码头水面漂浮着一个个名为「风信子」的餐饮区,犹如从天而降的天外来客


新加坡河设置了多条通航游线,

恢复了旧时小贩船作为特色游船,

船上备有特色船餐,极具地域风情,

在船长的解说下,

游客可以全面了解新加坡河的历史文化。


▼ 新加坡河上的游船


新加坡空前强度的滨水更新,

其实还隐藏着一个秘密

——打造国家「水源地」!


2007年滨海堤坝投入使用,

由此新加坡河、加冷河等河流水网与滨海湾,

共同构建出一座占新加坡总面积六分之一的

超级「淡水水库」


▼ 超级「淡水水库」示意图


▼ 滨海堤坝是淡水与咸水的交界线


这是新加坡「国家水龙头」*战略

最为重要的一环,

加速新加坡摆脱淡水资源受制于人的困境。


*新加坡曾经是淡水资源最为短缺的国家之一,人均淡水量一度在全球倒数第二,其淡水供给主要依赖从马来西亚「进口」。为了摆脱淡水资源依赖进口,受制于人的局面,新加坡于2006年启动了「国家水龙头」战略,实现水源自供自足的目标。




趋势四



新城再造老港

要有创新,更要有「传统」


▼ 德国汉堡港口新城


借助港区的「土地储备」优势,

很多城市将其打造为城市转型先行示范区,

如横滨港未来21、杜塞尔多夫媒体港等等,

近些年C位出道的新星,当属汉堡港口新城。


汉堡是德国第二大城市、工业制造业中心,

汉堡港则被誉为「德国通往世界的大门」。


▼ 1900年的汉堡港 | 来源:Britain from Above


受全球化经济结构转变的冲击,

城市产业衰落的一幕再次在汉堡上演,

汉堡港因此减少了32%的工作岗位。


▼ 汉堡城市风貌


2000年,汉堡港在工业仓储区,

启动了欧洲最大城市更新项目

——汉堡港口新城


新城面积约157公顷,

新建建筑总面积约232万平方米,

有5800套住宅。

新城产业涉及IT资讯、媒体、生命科学、

纳米科技、再生能源等新兴产业领域,

推动汉堡

「世界港口」向「世界城市」转型


▼ 汉堡港口新城风貌


▼ 新城内的「仓库城」保留了大量具有文化记忆的红砖建筑



①.功能混合,构建「老」社区


新城办公与商业(占比53%),

居住(占比33%)与文化、休闲(共占14%)

的功能混合在一起,

分散在规划的10个板块中。

实现在地铁站600米半径内,

既有工作场所,也有生活、休闲配套,

「工作—生活—娱乐」 合三为一

用新形式重新定义人们熟悉的社区生活。


▼ 新城以站点为核心的600米步行半径示意


在各板块内部又划分出若干小组团,

组团内部延续着功能的混合。


▼ 小组团内部的功能混合示意


建筑功能延续着首层商业、上层居住的

「上宅下店」传统形式

在新城营造出人们熟悉的传统生活氛围。


▼ 「上宅下店」建筑形式


岸线更新后

不仅有丰富的滨水商业空间,


▼ 滨水餐饮


还有大到滨水广场、绿地公园,

小到城市家具的市民欢聚空间。


▼ 港口新城丰富且多样化的公共休闲空间



②.「老文化」地标,新城市坐标


新城希望通过建设歌剧院、音乐厅、

博物馆、图书馆、科技馆等设施,

塑造一个极富纪念意义的文化城市意向。

这些文化建筑将作为城市全球化的象征,

展现出新城「老」文化与新活力,

从而吸引全球资本关注。


▼ 新旧建筑结合的新城风貌


例如耗资8亿欧元的易北音乐厅,

原址是储存茶叶、烟草的码头仓库,

由佐格与德默隆建筑师事务所设计,

建筑包括三座音乐厅以及酒店、公共观景平台,

2017年开业便成为汉堡的文化地标及城市地标。


▼ 「易北音乐厅将提升自由汉萨城市——汉堡及其港口新城的国际声誉,为汉堡塑造欧洲文化大都市添一抹光彩。」——佐格与德默隆建筑师事务所


在曾经用来储藏全球货物的

「仓库城」( Speicherstadt)中,

改造出世界最大的航海博物馆

——汉堡国际海事博物馆,

建筑共有9层,10000余平方米的展览面积,

展示全球三千年的航运航海史,

是汉堡市民的骄傲。


▼ 汉堡国际海事博物馆是全球最大的航海博物馆


由雷姆·库哈斯设计的

科学中心与水族馆还在建设之中,

预计2025年完工。



③.步行友好到底,打造「商务社区」


新城步行道路占比高达25%,

分散的板块,多元的功能,

因此被有效的串联在一起,

形成步行友好的商务社区城市

(Business Community City,简称BCC,

依托社区空间形式,实现高效商务功能),

创新的商务形式

吸引到国际化的企业入驻。


▼ 新城内丰富的步行网络


至2017年,已有超过40家大公司,

总计约730家企业进驻新城,

如英国石油、联合利华等。


▼ 联合利华位于新城的办公楼


许多致力于科研与创新的中小企业也在此聚集,

聚集效应为新城提供了约45000个工作岗位,

预计2025年新城全部完工后,

每天将有8万人前来旅游,

港口新城将成为汉堡新经济产业聚集区。


▼ 新城的建筑群重塑了城市天际线,也使得新城成为旅游目的地


再次回顾文中的滨水区更新四个趋势:

1.通过有规模的文化带动,实现更新以点带面

2.通过塑造魅力生活,吸引科技产业聚集

3.通过极致化的宜游,引人留人

4.通过港口新城建设,转换城市竞争赛道


以上案例虽然采用的更新策略各有不同,

但都有效解决城市发展中面临的困境,

也在不断验证着查尔斯·摩尔

(美国著名后现代主义建筑师)所言

「滨水地区是一个城市非常珍贵的资源,

也是城市发展富有挑战性的一个机会。」




文末有彩蛋!





丈量城市与华高莱斯联合出版的第三本书

《世界著名城市河岸》(查看网络版)

现已面市!




本书汇集了全球14个城市滨河区更新典范!


▼ 本书延续我们一贯的看图说话形式


▼ 相比网络版,书籍案例分析更加生动


如果想索取此本书,

可跳点击转至

华高莱斯赠书活动页面!(点击跳转)




1/6图片工作室出品


推荐阅读



丈量城市

世界看得见,我们只看图说话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