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南京师范大学校史上的第一

姜晓云 导盲犬C
2024-09-22

120年来,一代代南师人坚守教育报国的初心使命,勇立时代潮头,引领风气之先,栉风沐雨,弦歌不辍,涌现了陈鹤琴、吴贻芳等名师大家,培养了一大批优秀教师和各类人才,为国家富强、民族复兴和江苏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新时代,贯彻新发展理念,可以从校史里得到启发。

南京师范大学百廿校史上的“中国第一”

南京师范大学的主源可追溯到1902年创办的三江师范学堂,后历经两江优级师范学堂、南京高等师范学校、国立东南大学(教育科)、国立第四中山大学(教育学院)、江苏大学(教育学院)、国立中央大学(教育学院、师范学院)、国立南京大学(师范学院)等时期;其另一源头为1888年创办的汇文书院,后发展为金陵大学,1951年与金陵女子文理学院(曾称金陵女子大学)合并,成立公立金陵大学。1952年高校院系调整,在原南京大学师范学院(含教育学系、幼稚教育学系、美术学系、音乐学系、体育学系、体育专修科、地理专修科)和公立金陵大学教育系、儿童福利系等系科的基础上组建南京师范学院,校址设在金陵女子大学旧址(随园)。1984年改办成南京师范大学。学校在120年历史发展长河中,创造了多项“中国第一”。

1

中国第一所独立设置的高等师范院校:

三江师范学堂

1896年,南洋公学(今上海交通大学等高校的前身)创办,次年4月8日,附设的师范院正式开学,成为中国第一个师范培养单位;1902年,湖北师范学堂(武昌)、通州师范学校(今南通大学等高校的前身)先后创办,分别成为中国第一所独立设置的公办、民办师范学校。也是在1902年,京师大学堂附设师范馆(今北京师范大学等高校的前身),后发展成为中国第一所师范大学;三江师范学堂(今南京师范大学等高校的前身)创办,作为一个“大师范学堂”设有速成科和高等师范本科,因而成为中国第一所独立设置的高等师范院校。

三江师范学堂之所以能够成为中国第一所独立设置的高等师范院校,与创办者的理念有关。1902年,刘坤一在致张之洞的函中写道:“(办学)应从师范学堂入手。”1903年,张之洞在《创办三江师范学堂折》中写道:“查各国中小学堂教员,咸取材于师范学堂,是师范学堂为教育造端之地,关系尤为重要。……惟有专力大举,先办一大师范学堂,以为学务全局之纲领,则目前之力甚约,而日后之发生甚广。”1905年,三江师范学堂更名为两江优级师范学堂,学堂监督(即校长)李瑞清在《两江师范学堂同学录序》中写道:“南皮张相国于江南建两江师范学校。中国师范学校之立,以两江为最早。”

三江师范学堂的匾额

2

中国第一所女子大学:

金陵女子大学

金陵女子大学1914年得名,1915年9月租用南京绣花巷李鸿章旧居为临时校址招生开学;1916年,华北协和女子书院更名为华北协和女子大学,华英女子学堂更名为华南女子大学。1919年,金陵女子大学首届5位学生毕业,学位以金陵大学名义授予,这是第一届在中国高等学校中获得学士学位的女大学生。1923年7月,金陵女子大学移至陶谷永久校址(今南京师范大学随园校区),这是一个中国传统宫殿式建筑群,由美国建筑师墨菲和中国建筑师吕彦直共同设计,被誉为“东方最美丽的校园”。

金陵女子大学作为中国第一所本科层次的女子大学,以“厚生”为校训,培养出许多有影响、有作为的杰出人才,她们中间有政治家、文学家、科学家、音乐家、演员、工程师、医师、教授、校长、特级教师、儿童福利及社会工作者等,在不同的工作岗位上,为祖国和中华民族作出了杰出贡献。1952年全国高校院系调整,在金陵女子大学原址上建立了南京师范学院,在南京师范学院150名教职工中,原金陵女子大学教职工占了三分之一。

1919年金陵女子大学的首届5位毕业生


3

中国第一个美术系科:

两江优级师范学堂图画手工科

清朝末年,学制初创,部颁专门分科制度,艺术学科被摈诸门外。两江优级师范学堂监督(即校长)李瑞清条陈学部,竭力亟言应添设图画手工的缘由,竟为奏准,公布施行。1906年8月,两江优级师范学堂开设图画手工科,李瑞清亲自授课。图画手工科总主科是教育,主科为图画、手工,副主科是音乐,学制三年半。课程设置为:洋画(分素描、水彩、油画)、国画、用器画(分平面几何、立体图学、图法几何、测绘学等);手工(分编结、纸工、竹工、金工、雕塑);音乐。两江优级师范学堂图画手工科是中国第一个美术系科,为中国培养了第一代美术师资,其中有著名美术教育家吕凤子、姜丹书、汪采白等,国画大师张大千也曾就学于此。

在其后的办学过程中,徐悲鸿先生倡导新美术运动,坚持现实主义艺术的办学方针,并邀请美术界精英,如高剑父、张大千、陈之佛、颜文樑、庞薰琹、吕斯百、吴作人、黄君璧、黄显之、张书旂、傅抱石、秦宣夫等著名画家先后在此执教,培养造就了一大批杰出的美术家和优秀的美术教师,在办学过程中形成徐悲鸿美术教育体系,这个体系代表了中国现代美术教育的主流,主导了中国现代美术的创新和发展方向。

选自《南京师范大学110周年·美术学院》一书


4

中国第一个体育系科:

南京高等师范学校体育专修科

1915年,南京高等师范学校正式成立,实行训育、智育、体育“三育并举”的教育方针,同年12月,该校决定设立体育专修科,“以养成中等以上各学校、地方公共体育场体育主任及管理员为宗旨”,并聘请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哲学博士麦克乐(Charles. Harold. McCloy) 为首任系主任。1916年春季,南京高等师范学校体育专修科正式开始招生,此举为全国首创,开创了中国近代高等体育师范教育的先河。南京高等师范学校体育专修科为中国培养了第一批专业的体育师资和管理人员,吴澄、吴蕴瑞等就是最早的一届学生。南京高等师范学校体育专修科所倡导的自然主义体育思想影响了几代人。

2016年中国高等体育教育专业办学100年学术研讨会在南京师范大学举行


5

开全国设计教学法试验之先河:

南京高等师范学校附属小学校

1918年,南京高等师范学校在全国首批创办教育专修科。在教育专修科的领导下,南京高等师范学校附属小学校成为南京高等师范学校的教育试验田。1919年秋季,俞子夷任教育专修科教授并主持附小工作,开展设计教学法试验,开全国设计教学法试验之先河。设计教学法主张打破学科界限,废除班级授课制,摒弃传统的教科书,强调发挥学生学习主动性。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根据自己的学习兴趣确定学习目的,设计学习内容,通过自行设计及活动,获得有关知识技能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师的主要任务在于利用环境,激励学生主观能动性,引导决定活动的目的,帮助学生选择在设计中所需要的材料。1920年以南京高等师范学校附属小学校为首的“江苏省立师范学校附小联合会”号召各地小学实行设计教学法。1921年第七届全国教育会联合会提出了《推行小学校设计教学法案》,于是设计教学法走向全国。俞子夷在《一个小学十年努力纪》中记述了南京高等师范学校附属小学校从1918年夏至1926年夏所进行的教育试验。


6

率先试验“六三三学制”:

南京高等师范学校附属中学校

1919年廖世承任南京高等师范学校教育专修科教授并主持附属中学校,力主在全国实行中小学“六三三学制”,并在附属中学校成功进行新学制的试验。1920年10月第六次全国教育会联合会在江苏召开,会上提出了改革学制系统案。1922年9月国民政府召开学制会议,就全国教育会联合会整理的草案做了修订,11月1日以大总统令公布了《学校系统改革案》,这就是“壬戌学制”(又称“六三三学制”)。新学制的颁布和实施,标志着中国近代以来的学制体系建设的基本完成。在新学制中,各教育阶段基本上是依据青少年的身心发展特点来划分的,这在中国近代学制史上是第一次。其中,中小学由“七四学制”改为“六三三学制”,即小学年限为六年,初中与高中分别为三年,并沿用至今。


7

率先改“教授法”为“教学法”:

南京高等师范学校

清末民初,中国各级学校在教学上一直使用“教授法”的提法。1919年10月4日,陶行知就任南京高等师范学校教务主任,着手教学改革:“自回国以后,看见国内学校里先生只管教,学生只管受教的情形,就认定有改革之必要。这种情形以大学为最坏。导师叫做教授,大家以被称教授为荣。他的方法叫教授法,他好像拿知识来赈济人的。我当时主张以教学法代替教授法。”所谓“教学法”,就是以学生为中心,强调“教学合一”:一是先生的责任在教学生学;二是先生教的法子必须根据学的法子;三是先生须一面教一面学。陶行知将南京高等师范学校所有课程全部改为“教学法”,“教学法”的提法也逐渐得到教育界认可并在全国逐渐流行。



中国第一位女大校长——吴贻芳
最坚韧的古都?
职业教育法修订通过,你欢喜吗?
教学如烹饪?
如何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教育家郭秉文
《高等教育法》执法检查报告
城市人物 | 雕塑家吴为山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导盲犬C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