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山野间遇到它们,跑是最愚蠢的方式

2016-07-30 雪线之上 雪线之上

野外遇到狼,千万不可自乱阵脚。图片来源:wuji8.com


7月23日15时左右,北京延庆区八达岭野生动物园东北虎园内的猛兽区,发生了一起老虎伤人事件。最终,私自下车的青年女性受伤被救,但从副驾驶座冲出营救的年长女性被另一只老虎当场拖咬死亡。


| 视频时长:1分30秒 |

https://v.qq.com/txp/iframe/player.html?vid=y0315m5nmc9&width=500&height=375&auto=0


事件发生后,舆论聚焦在“谁之过”的问题上开始发酵。作为山友,山野行走中与野生动物不期而遇也是常事,故我们可暂且撇开对事故归责的争执,该是考虑如何与这些小生灵相处的时候了。


人类并不是自然的霸主

每每谈到人与动物相处的话题,脑海中瞬间就会想起电影《博物馆奇妙夜》中发生在男主角劳伦斯、一只名叫德克斯特的小猴子以及“蜡像版罗斯福总统”的特迪之间的一段经典对话:


最初,德克斯特趁机偷了拉里身上的一串钥匙。于是,拉里很没好气的去找它要回,注意他的用词与表情。动图来源:电影《博物馆奇妙夜1》


可想而知,德克斯特当然不会买账乖乖交出钥匙,反倒开始与劳伦斯对峙掌掴......这荒唐的一幕恰好被泰迪看见。动图来源:电影《博物馆奇妙夜1》



正当劳伦斯感觉委屈没辙的时候,特迪的一席话亮了,他很自然地说:“胡说八道!这个小家伙可是灵长类兄弟,没有他就没有我们。应该爱护他,尊重他。”最后,他还很绅士的伸出礼仪手,礼貌地问德克斯特:“亲爱的朋友,可以把要是给我吗?”这么一来,钥匙顺利拿到手。动图来源:电影《博物馆奇妙夜1》


我不是鼓励山友们在山区遇到野生动物的时候,也应该彬彬有礼地上去打招呼,或是跟他们讲道理,毕竟现实与电影人设不同,人类与动物之间还不能在短时间内通过语言或肢体进行有效沟通。


举这个例子,只是想提出“互相尊重”的概念,这也是与野生动物和平相处的原则之一。在山区与动物不期而遇,诸多山友的遭遇大多为以下几种情况:


  • 无视或被无视。




  • 对峙后离开或相伴而行。



  • 双方都被吓到后逃离。



  • 动物被吓,立即逃离。



  • 两不相干,和平目送动物离开。



别意外为何没有出现“动物伤人”的情形,绝对不是没有,只是几率真的比较少。独自成功穿越羌塘的杨柳松前辈,对人与野外猛兽的关系有过下列表述:


狼、棕熊、野牦牛、乌鸦,虽位列羌塘四大杀手,但在人类面前,纵使它们联合起来,也不过浮云。


人与野兽的关系,一直是人进兽退,再进,什么野兽也没了。


在穿越羌塘无人区期间,我的防卫装备只带了鞭炮和辣椒水,实际上,一次也未使用。前者过河时打湿扔了,后者连盖子都没打开过。


如果棕熊、野牦牛之类的真攻击你,恐怕带枪也不行。所以说,心态最重要,学会相处比学会打架管用(信息来源:《北方的空地》)


过客间的一笑泯恩仇

山友与野生动物的相遇,有两种不太一样的理解:“人类是闯入者”与“大家都是过客”。前者的中心比较普世:


你是动物世界的闯入者,所以不要近距离靠近或是打扰它们,这也是为它们和你自身的安全。


当你真的无意中在近距离内遇见动物,缓慢且安静地离开,尽量不要制造任何扰动(信息来源《背包客手册》)


后者的视角比较独特,是将人、动物与自然放在了亘远的时间长河中做考量:


相对荒原,我是过客,那些栖息在此的生灵也是过客,无非与荒原相守时间长短不同而已,我们都是大自然的儿女。


过客与过客的关系是江湖相遇,一笑泯恩仇。只有强盗与过客、强盗与强盗的关系,才是一场无聊透顶的刀光剑影(信息来源:《北方的空地》)


两种解释,无谓哪种更准确,而是共同揭示了与野外动物相处的通则:


  • 尊重。作为“闯入者”,绝不要随意侵占或打扰它的领地、幼崽等;


  • 绝不能有害它之心。人与动物在本能上的情感是相通的,你的戾气、恐惧都能被察觉,不要将自己变作“强盗”。


几种常见野生动物的应对

在多数情况下,野生动物不会轻易伤人,且它们对人类的恐惧更甚。但万事无绝对,仔细了解应对之法也相当有必要。在讲述具体动物的防范方法前,有三件关于动物们的法则:


  • 侵犯了领地或惊扰了带着幼崽的雌性动物。在这两种情况下,几乎所有的野生动物都会出于本能奋起反抗,引发袭击。


  • 发情期的野兽,也是会进行突然袭击的潜在威胁,此时就连平常温顺的兔子也会变得不安全。


  • 通常来说,动物喜欢出没于有水的地方,因为它们也需要戏水纳凉或定时饮水。


不同的动物,应对的方式有极大不同,以下列举几种常见的动物:


狼——山友们对于狼的恐惧应该是听闻最多的,但实际上,多年来鲜有狼伤人的事件发生。


甚至在《最后的猎人》书中,老猎人说过一句专门为狼正名的话:“狼从不害人,只伤害汪汪叫的狗,都是教科书把它们写坏了。”


在山区中与狼狭路相逢,杨柳松在穿越羌塘时遇上过七次,其中五次直面。在第一次与两只狼相遇时,上演了一场微妙的对峙大战:


隐狼完全现身一会儿后又不见了,再看前狼朝我直奔而来。(我)先是放倒车子,故意和车保持一点距离,是想传达我可不是一个人孤军奋战。


在羌塘与杨柳松对峙的狼。  摄影:杨柳松


不过,这招没有起到太大作用,两只狼还是在慢慢地逼近中,于是他又扶起车子做挡,同时回头查看退路。此时,形势慢慢有了变化:


隐狼像尊罗汉似的蹲着,耸拉着舌头,慈眉善目的,态度还算端正。(我)没有理睬,它的行动受前狼操控,只要和前狼搞好关系即可。


僵持了十多分钟,前狼也没敢靠近,左右徘徊着。


长期僵持后,他心里极度郁闷,耐不住便朝狼呵斥了起来,于是:


前狼一顿,后退两步,随后与后狼会合便从土埂后面远去了。


趁势,我装莫作样原地快跑,嘴里吆喝,“回来啊!爷好不寂寞!”听罢,某狼猥琐地回瞥一眼,跑得更快了(信息来源:《北方的空地》)


杨柳松的经历,不要觉得是个别案例或是运气好,实际透露了应对狼的正确方式——


  • 不能紧张,野兽通常能嗅出人的恐惧气息;

  • 不能后退。后退在动物世界里,意味着承认自己是猎物或弱者;

  • 不要做过大的肢体语言,有些狼甚至可以读懂手语。

  • 敢于凝视对方的眼睛,进入僵持阶段,少则几分钟,多则半小时。这样做的目的是传达几个讯息:一是我对你没兴趣,不会伤害你;二是我并不怕你。


通常,做到以上几点,在路上偶遇狼时都可以相安无事。


蛇——这种动物是多数人极度害怕遇上的家伙,但必须指出大部分种类的蛇是无害的。依据地区不同,毒蛇的几种也不同,最常见的有响尾蛇、眼镜蛇、蝰蛇、水腹蛇等。


并不是所有的地方都有蛇,通常鲜少被发现于林线之上。出行之前,搜索该区域是否有蛇出没是必要的准备。即便该区域有蛇出没,其主动咬人的概率也很低,但依旧可以通过以下方式降低出事率——


  • 由于蛇咬伤的地方集中于脚踝以下,因此穿上高帮的登山靴与厚袜子非常有必要,既完整包裹了脚踝以下区域,厚重的登山靴发出的震动,又足够对周围的蛇发出足够的震慑,让其立马溜走;



蛇的攻击范围通常不会超过脚踝,高帮的登山靴与厚袜子能够有效防止被咬伤。图片来源:《背包客手册》


  • 通过灌木林地与岩石堆时,要十分警惕地面情况。同时,不要将手放在岩石后面,谨防被咬;


千万不要将手处于岩石的背后。图片来源:《背包客手册》


  • 扎营前,必须自信检查地面情况,切忌赤脚或穿凉拖,或轻便的鞋子游荡。


倘若真的不幸被蛇咬伤,须立即采取以下的自救措施——


  • 吸毒。大家一定都见过电视上演的用嘴吸毒,其实可以携带专业的吸取器,在不切开伤口的情况下完成;


sawyer extractor是一种比较方便好用的吸毒器。图片来源:sawyer.com


  • 用肥皂水清洗伤口,并使用弹力绷带紧紧帮助被咬部位,同时在绷带上标注出被咬点,并保持肢体下垂;


  • 被咬者必须保持静止状态,等待救援。若是单人行动,请立即运用通讯器呼救,静止等待救援;若以上都不能办到,则只能歇坐两日,期间可能会感到极其难受,等待有过路者时求救。


熊——国内大部分会遇到的熊是棕熊,这种动物是真的会伤人。但奇怪的是它们伤人的目的,不在食肉,而是对其领地侵犯的回击。


棕熊。图片来源:山友“Marshmallow”发布


褐色区域为棕熊在全球的分布。图片来源:commons.wikimedia.org


实际上,熊的智商很高,因此在行动前,需要让其知道你就在那里,这样它们可以对你避而远之——


  • 熊的嗅觉异常灵敏,搭建帐篷时,可以将牙膏或其他散发强烈气味的东西挂在远离露营地的树枝上(信息来源:《慢走》)


  • 在背包上挂上铃铛,或是大声喊叫、歌唱或敲响锅等炉具,宣告这里有人,有可能让其知难而退;


  • 若你先看到熊,请立即安静而迅速地绕开它;


此外,还可以通过分辨树上的抓痕、路上的粪便与足迹来确定周围是否有熊出没。


懂得从细节中分辨熊是否在周围。图片来源:《背包客手册》


黑熊的抓痕,一般最高会距离地面约1.8米处,与树干平行。图片来源 :gz.sina.com.cn


一旦熊已经注意到你,或者被激怒,最主要请注意两点:


  • 不要跑,因为无论遇上哪种熊(棕熊、黑熊或灰熊),你都跑不过,以棕熊为例,其冲刺时速为40公里;


  • 不要上树。千万不要以为熊不会爬树(黑熊会),即便是不会爬的熊,也有能力将树推倒。


会爬树的黑熊。图片来源:百度百科


一般情况下,可采取以下策略——


  • 扔出去某种物件,例如照相机或衣服,分散熊的注意力,找机会逃脱。但注意不要扔掉背包或食物,以免让熊误以为只要跟着你,就有吃的(信息来源《背包客手册》)


  • 大叫、敲击物体(金属更有效)尝试吓唬熊,同时缓慢后退,或者在原地不动,但需要表现得不惧威胁,以及没有敌意,同时可以轻声与之说话(信息来源:《野外与熊常识》)


  • 如果熊开始攻击你,你能做的只有两件事儿:装死与反击。前者的最好姿势是面朝下趴着,双腿略微分开,肘部收回,双手保护颈部,以便熊不能轻易地将你翻转过来,在此过程中最好能背着背包保护背部与颈部;


  • 若装死后,熊还没有离开。那么,你只能选择反击,利于用登山杖或者辣椒水等(信息来源《背包客手册》)


躺在地上装死,有时候可以逃过一劫。图片来源:电影《荒野猎人》


应对熊的方式没有统一答案,杨柳松《北方的空地》中有一段十分惊险又有趣的案例:


有次急转山谷,忽然撞见一头熊,它也吓一跳,竟直立站起,双手在胸前挥舞,口中嗷嗷。我坐在地上不理它,它嗷几下就跑了。


下到山谷,见熊躲在一块石头后。它见我后连手势都不敢打了,直接逃跑,正应了那句“熊样”。


犬类——不要惊讶,犬类是被国内外诸多山友列为最麻烦的野生动物:


实际旅行中,比野兽烦人的是狗,被藏狗咬过,被发情狗扑过,被十来条土狗围了一晚上,防范狗更实用些(信息来源:《北方的空地》)


若你去到英国徒步,任何一本指南都会大张旗鼓地宣传野生犬类的危险性。徒步者吉莉恩·苏特(Gillian Souter)与同伴就曾在穿越阿马尔菲海岸的草地时,被三只紧密配合的牧羊犬包围:


一只狗不断嚎叫,向目标发出威胁;第二只便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跃到我们面前;同时,第三只不知从什么地方窜出来,直接往我的小腿上咬了一口。


遇上犬类,最忌讳的两点是转身跑(承认自己是猎物)与盯着它的眼睛(视为挑衅),必须立即站定或原地蹲下抓起石块,向其投掷,以及向远处看假装镇定;


将背包拿到胸前,作为屏障做防备,若狗还没有进一步的伤害举动,不要将雨伞等棒状物高举头顶,会让其以为你要发起攻击;


若狗有攻击行为,只能是用登山杖或一切能用的武器反击。


野牦牛——从以往记录来看,若遇上成群结队的野牦牛,大可不必太担心,因为它们中间有雌雄老幼,为了互相保护,只要不主动侵犯领地或作死地开车去追逐,它们并不会轻易发生攻击。


成群的野牦牛一般不会有攻击性。  摄影:杨柳松


但若是遇上单个的野牦牛,那便需要十分警惕,最好躲远点。在杨柳松看来,它们是继熊与狼后的“替补杀手”之一。他曾在羌塘遇上过一次非常严肃惊险的对峙:


它就这么突兀地站了起来,只不过少顷的打量与酝酿,便对我露出他所有凶悍的一面。犄角直抵我来的方向,前蹄刨地扬起浅尘,眼睛血红愤恨狰狞,披身长毛与竖起的硕尾在一个看似失控的节奏上抖动,高拱的脊背显然是无所畏惧的攻击姿势(信息来源《逆流之河》)


面对如此激烈的阻截,杨柳松立即停下脚步,并用柔和的目光与之凝视,但没有多大用处,又是一阵沉默的僵持。随后,他试着打破僵局,朝野牦牛迈了一小步。


有激烈肢体语言的野牦牛。  摄影:杨柳松


此时,野牦牛愈发激烈的摆弄着头顶弯刀般的犄角,他又往前迈了一小步,此时他所想如下:


初次对峙,对我的确是一种考验,并不隐晦内心的疲乏。两个执拗的生命,必有一个妥协。


最终,这只野牦牛在长时间的对峙后,毫无预兆地顷刻间丢盔卸甲地逃离了。


过了发情期的野牦牛,会极为温顺,大部分时间都在吃草。  摄影:杨柳松


从那以后,杨柳松对野牦牛进行了系统的观察,发现:


这种素食性的动物在出现警示性的肢体语言后,所能容忍的有效安全距离非常短暂,短则三四步,长则数十步,他便会放弃坚守,转而退去。


这种退却、对峙最多可反复四五次之多,具体次数则因牛而已。但退却并不代表它真的落荒而逃,而是在重新制定一个安全距离。


若再次快速突破其设定的安全距离,有些脾性暴躁的野牦牛极可能迎头而上。不过,大部分野牦牛会在第一场对峙中便落荒而逃(信息来源:《逆流之河》)


乌鸦——有乌鸦出没的野外,若你体力不支昏倒,它很大程度会成为第一个吃你肉的动物。


据《北方的空地》中的描述,野外乌鸦体形如鹰,飞过头顶时似乌云掠过。防范其的方法非常简单,即永远不要让自己昏厥倒下。


说了这么多种野外动物的应对方法,最主要的是临危不乱,不能张荒而逃,必须拿出不卑不亢地姿态与其正面对峙,且大多数时候它们并不会无缘无故发起攻击。


毕竟在它们面前,人类才是更可怕的生物。


相关阅读

《与动物相处》——更多野外与动物自处的故事。



(全文完)


雪线之上,你和山野的连接

原创文章,禁止媒体抄袭和无授权转载,保留一切权利

文章某些图片无法联系到作者,如果有侵权,请您与我们联系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