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从法国斯特拉斯堡电车系统项目看城市机动性

LAF 景观设计学前沿 2020-01-25

>>  每周一个新知识

城市机动性

20世纪80年代末,以J.P.Orfeuil为代表的法国学者开始关注城市交通和社会学问题之间的联系,并将源于北美社会学领域的“机动性”(Mobility)概念引入城市交通领域,构建了基于“城市机动性”概念的新的城市交通研究体系和方法。


简单地讲,城市机动性是城市环境中一个社会个体所具有的自由、自主进行交通出行的条件和能力。研究对象就是城市中每个社会个体在日常工作生活中完成的所有交通出行,研究目的在于揭示城市机动性的整体演变发展与社会个体、城市环境之间存在哪些相互的作用关系。


一般来讲,“城市机动性”默认是指城市客运交通,而不包括货运交通。因为后者组织和发展的规律性与前者有很大的区别,难以纳入统一概念进行统一研究。


节选自:

卓健. (2014). 城市机动性视角下的城市交通人性化策略. 规划师, 30(7), 5-12. doi:10.3969/j.issn.1006-0022.2014.07.001

藉由举办“通行之道”展览这一契机,我们有幸采访了致力于研究可持续城镇发展、景观与城市机动性的法国Atelier Alfred Peter公司创始人Alfred Peter。

Alfred Peter © LAF


Atelier Alfred Peter公司成立于1985年,公司分布在法国Strasbourg(斯特拉斯堡)和Lyon(里昂)两个城市,其法国斯特拉斯堡电车系统项目(Strasbourg tramway)持续25年之久,是非常罕见的现象,这个项目已经深深地影响了斯特拉斯堡市的城市交通系统。


Atelier不希望可持续城镇总被当做教条、古板的案例,而是变成一个永久的、惊喜的、包容的、令人欢乐的存在,也因此,他们将公司定位为“快乐生态研究所”!

纽约曼哈顿第42大道规划

© Atelier Alfred Peter

法国图卢兹-城市电车一体化

© Atelier Alfred Peter

法国图卢兹-城市电车一体化

© Atelier Alfred Peter

⇠ 向左滑动看图

德国卡尔斯鲁厄-城市电车一体化

© Atelier Alfred Peter


 采访对象:Alfred Peter

 采访者:佘依爽

 翻译:董馨阳

 采访时间:2017年9月25日

 采访地点:“通行之道”展览现场


“二十一世纪的城市交通”


佘依爽:在成立您自己的公司Atelier Alfred Peter之前,您毕业于法国凡尔赛国立高等景观学校,并曾经为法国景观设计大师亚历山大•谢梅道夫效力。成立公司后,主要聚焦于区域尺度的城市形态、机动性和环境方面,项目也更加注重解决生态方面的问题,如全球气候变暖、城市与自然的关系等,您能谈一谈这一路职业目标的选择依据吗?


Peter:现在做的事情和传统的景观园林确实有一些不同,可能在亚洲和欧洲也没有很多人在做,我更关注景观和城市机动性之间的联系,主要是因为感兴趣。

访谈 © LAF

我理解的城市问题主要集中在三个方面:水的问题,交通拥堵的问题,居住的问题。基于这三个方面都会有很多事情可以做。


二十一世纪的城市出行会有很大的改变,就像现在看到的“通行之道”展览中展示的,因为互联网等因素,城市的联通产生了线上和线下的交互。而且,交通问题到了现代,已经不是单纯的出行与拥堵,是建筑、景观、人等多方面的考虑。

法国金羊毛(Toison d’Or)购物中心建筑顶棚与电车轨道

 © Atelier Alfred Peter

“机动性之城”


佘依爽:法国斯特拉斯堡电车系统项目(Strasbourg tramway)是您的代表作品,能具体谈一下这个项目解决的最核心问题么?


Peter:整个项目的核心是如何把公共空间交给不同的使用者。我可以先简单的介绍一下这个项目。这个项目持续做了25年,我们的工作室从项目伊始便开始参与,这应该是一个非常罕见的现象!设计流程是按照行人、自行车、公共交通,最后才是汽车的思路展开的,至今已经深深的改变了整个城市和郊区。

斯特拉斯堡的电车线路

© Atelier Alfred Peter

项目的源起于1994年,时任斯特拉斯堡市(Strasbourg)市长和斯特拉斯堡市社区委员会主席的卡特琳·特劳特曼(Catherine Trautmann)女士推出了地面公共交通项目,将全自动化的地下轨道项目取而代之,并率先将一个机动性项目和城市计划结合在一起。


一开始自然是反对的声音较多,理由不外乎这是交通运输的灾难、是一场交通的倒退化、是要毁灭掉店铺经营……然而,这些声音都关注于项目的合理性,而非建造的方法,所以这给了我们很大的空间,这一时期被叫做‘heroic’时期(1994-2000)。

斯特拉斯堡电车线路

© Atelier Alfred Peter

第二个时期是‘Public spaces’时期(2000-2006)卡特琳·特劳特曼(Catherine Trautmann被重新选为市长,这对于其他踌躇不定的城市是一个很有力的信号。在轨道第2段和第3段的建造过程中,政府通过对公共空间野心勃勃的大力建设,以及可持续交通、大尺度郊外公园和游乐设施投放等政策的发布,使这个城市机动性项目提升为城市规划的尺度。到了第三个‘Urbanistic’时期(2006-2014),城市机动性项目从最初城市中的一个项目,逐渐将这个城市变为了机动之城。

法国电车

© Atelier Alfred Peter

佘依爽:交给不同的使用者的过程当中,设计师是协调各个部门和学科的角色吗?


Alfred Peter:这个项目很复杂,作为设计公司,主要是给出设计方案,但也包括对政府、对民众的沟通,要有很强的说服力。最重要的是提供一个乐观的愿景。


当然,从不同使用者角度出发是最有说服力的,我需要理解其他领域的人是如何思考的,当有了理解之后就会有信任,产生了信任就会产生亲密的关系,产生了亲密的关系,慢慢的就可以共事共同解决一个复杂的问题,这不是一天两天就可以做到的。比如我在这个项目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学如何开轨道电车。


佘依爽:城市尺度不一样,沟通成本也会不一样吗?


Alfred Peter:老实说,没有很大的区别。欧洲和中国其实是一样的,都有很多障碍,设计师要做的就是描绘一个美好的蓝图,使大家融合在这个共同的工作里,一同克服障碍。

斯特拉斯堡城市社区

© Atelier Alfred Peter

佘依爽:设计师要很乐观。


Alfred Peter:我百分之百是个乐天派!我工作室名字里就有法语的节日的意思,我认为我从事的是一个节庆性的、充满欢乐的职业。


佘依爽:您会到中国来工作么?


Alfred Peter:我们做了全世界100多个项目,除了法国、还有美国、印度等。我们作为外来人,可能会有一定的质疑来审视这个国家,但总能找到一些比较积极的因素,然后实现。我从来不会一个人在一个国家工作,我需要当地的合作伙伴,他能让我更好的了解这个国家,我会告诉他我的经验和思考,然后共同完成一些项目。我期待中国也能有志同道合的合作伙伴。

法国塞莱斯塔

© Atelier Alfred Peter

佘依爽:可不可以评价一下中国现阶段城市设计和建设的水平?


Alfred Peter:我来北京第一个去的是城市规划展览馆,北京是一个很有力量的城市,东西、南北两个轴线贯穿了整个城市,结构非常规整有规划,不像孟买很糟糕。在北京不会迷路,横平竖直,因为有了历史上的规则,延续下来,现代的人也能找到方向。另外,小尺度的做法也很有规律。


现在北京有很多骑自行车的了,继续发展的话,北京会更好。


不知Alfred Peter的一番言论有没有让大家对城市机动性有更深的了解?一个机动性强的城市需要“以人为本”,站在使用者的角度而非以汽车为中心来建设人性化的城市交通。


我们还走在建立一个人性化城市的路上,如何走、未来会变成什么样子尚不确定,但唯一可以确定的是,我们过去单一的、利用巨大基础设施解决问题的方法是失败的。加宽高速路并不能解决拥堵,同样的,建设大型发电站也不能减少能耗,加固河堤也并不能够减少飓风强度或洪水的破坏。


这种静止的、互相间没有联系的、单功能且纯物理的方式并不能使我们的城市有能力承受气候变化、空气污染、交通拥堵等带来的后果。


因此,并非只是采用简单的否决小汽车出行、支持步行等非机动交通、拓宽道路等方式来解决交通问题,应该从交通出行方式、交通环境、交通出行权利多方面入手考虑。或许在城市规划、景观设计、交通部门等多方的努力下,人们未来的出行可以变得更加便捷和有益。

点击下方文章连接

查看更多人物访谈


与自然同在:回忆在Dan Kiley事务所的日子(上)

Peter Walker:智慧来源于认真严肃的经历

研究表明接触自然对身心真的有影响

设计健康城市景观可以从这四点入手

景观是一门艺术

吴欣:中国当代景观设计

俞孔坚:乡土景观与现代性

景观体验是设计之源

景观师的社会影响力取决于我们如何定义这门学科

Laurie D. Olin:景观设计的意象与表现

林璎:艺术创作与形式

王浩:景观设计师应时刻把“水”装在脑子里

诸大建谈共享经济与共享城市


《景观设计学》2017年第4期“沿海景观”正式发布

点击 这里 了解本期内容

扫描下方二维码即可购买


《景观设计学》书架

《景观设计学》期刊

《景观设计学》(Landscape Architecture Frontiers,简称LAF)由北京大学建筑与景观设计学院、高等教育出版社联合主办,俞孔坚教授担任主编。LAF为双月刊,刊号为CN10-1467/TU,ISSN号2096-336X,邮发代号80-985。全彩页印刷,每期主题集中阐述,中英双语呈现。


2014年,LAF成为中国国家广电总局首批认定学术期刊;2015年,成为CSCD核心库期刊来源刊;同年,荣获美国景观设计师协会年度交流类荣誉奖。2016年,入选中国(武汉)期刊交易博览会中国“最美期刊”与中国高校优秀科技期刊。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