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为什么大多数老人都面临难以安放的暮年(原来如此)

2017-10-28 公子智 学者荟

——  学者荟  ——

【学者荟读书小组招募小伙伴】

有兴趣的请在公号留言或添加下方微信号详询

xzh20161128



■文 | 公子智



今天是重阳节,属于老人的节日。但是除了养老院有敬老活动、媒体报道官员慰问老人之外,少有人会想到,以往父亲节、母亲节、中秋节、七夕节的热闹,在朋友圈也少见。老人,这是一个更易被忽略的群体,不管你信与不信。

古语说,老吾老以及人之老然而,在这个快节奏时代,重阳节已经很少有人专门去登高、佩茱萸、饮菊花酒。人们比以往任何一个时代都要奔波劳碌、离乡飘散、孤身孑然。这片土地上,已经没有几张三世同堂的饭桌,也安放不了多少老人安详的暮年。

生活经验中,我们看到,有几类老人的暮年是“空虚寂寞冷”的,甚至是悲凉的,这个社会给予他们这几类老人的关注其实太少,而且还未到制度层面。

第一类老人——农村老人

这类老人要么生活在贫困的农村,衣食住行都不方便,而且社会保障缺失,或是杯水车薪(比如每个月几十元的老人补贴),农村子女必须把时间留在赚钱糊口和带孩子,根本无暇顾及老而无用的父母,他们平时对父母的赡养义务尽得少,如果过年过节给几斤肉,给一个几百元的红包,或者买几件新衣服,就会被老人们成为孝子。

在中国广袤的农村,生活着太多这样的老人,不管他们的儿女在家里务农,还是在外打工,老人们都要继续年轻时候的生产劳动。如果儿孙们留给他们照料,老人们再次充当一次父母的角色,一把屎一把尿带两三岁的小孩。农村老人大多都劳动到最后,直到不能下地、不能走路。

对于勤劳的人们来说,不能劳动也就自认为走到了头,甚至对住医院持排斥态度,认为是浪费钱。这些老人一旦得了重病,基本就在家卧床等死。有极少数老人,因为没有子女照顾,或者照顾质量太差,选择提前结束贫病交加的暮年。

第二类老人——失能老人 


据权威统计,我国失能和半失能老人数量突破4000万。失能老人(丧失生活自理能力)就像老“小孩”,时刻离不开别人照顾。他们不能自己穿衣服,不能自己吃饭,不能自己上厕所……除了呼吸和咽食外,几乎一切都要依赖别人。对于他们而言,生活没有质量、幸福可言,只是延迟.......

失能和部分失能老人普遍面临照料、护理、就医等诸多难题。仅就养老来说,失能老人的缴费要比非失能老人的费用多出许多,因为相关设备设施及人力投入更多。这些费用多数由老人承担或子女承担,一旦家庭经济无法承受,失能老人必备的服务,就有断供的可能。

至今,养老院大多不接收生活不能自理的老人,不管是经济成本,还是法律风险,都是养老院无法承受的。而对于忙碌的子女而言,对于收入微薄的子女而言,对待失能老人的赡养、照料,难免陷入“久病床前无孝子”的循环里。

第三类老人——丧子老人

早在四年前,全国老龄办发布的《中国老龄事业发展报告(2013)》显示,2012年中国失独家庭超百万,且以每年7.6万的数量持续增加。这么算的话,如今失独父母应该有200万人。当年,他们响应国家号召,诞下唯一的孩子,将家庭希望寄托于孩子身上。然而,一场场意外,让他们遭遇独子夭折的厄运。

对于大部分50、60后父母,旧时代的生活缺少多元化的选择,大部分家庭都把生活的希望寄托在子女身上,子女不仅是暮年的依靠,更是精神世界最主要的寄托。

这些老人不管是青年丧子还是中年丧子,在“不孝有三、无后为大”的传统观念中,他们的寂寞无法排解,他们的慈爱无人表达。如今,他们的年龄大都在五十开外,在经历了“老来丧子”的人生大悲之后,已失去再生育能力,只能独自承担养老压力和精神空虚。

我曾经调研走访过失独家庭老人,相当一部分失独老人对待生活的那种漠然、无望——他们的眼睛根本已经生气。那一幕,至今我依然难以释怀。他们精神相当敏感和脆弱,害怕过年,害怕社交。你一句不经意的话语,就可能导致这些失去孩子的父母怒目而视,或失声痛哭。

而且,失独老人的养老是大难题。入住养老院要子女签署手续,失独老人自然将被这种条件规则拒之门外。正如有失独父母所忧虑的,我们这群人最后可能面临没人为我们签字而无法火化的惨状。

前几年看过一个报道,75岁的清华大学失独老教授在儿子离开以后,想给自己和老伴的晚年找个安置所。但由于没有孩子签字,一连跑好几家养老院,尽管他和老伴的退休工资足够支付养老费用,但还是被拒之门外。 

有关专家推算,1975~2010年出生的2.18亿独生子女中,有超过1000万会在25岁之前死亡。这意味着有2000万名父亲和母亲,在中老年时期失去唯一的子嗣,成为孤立无助的失独老人。对于这种可能出现的状况,我们显然还没准备好。

第四种老人——留守/空巢老人


据全国老龄办统计,目前我国约有近三分之二老人家庭出现“空巢”现象。子女跟着城镇化浪潮离开,他们却留守故土家园。一辈子面朝黄土背朝天,守着土地、守着老屋,在风烛残年里执拗地坚持固有的生活方式和活动空间。尽管孤苦伶仃,还是不愿离开。

“由于子女不在身边,失去相应的社会支持和情感交流对象,常感到孤独和寂寞,对自己的存在价值表示怀疑,容易陷入无趣、无助的状态,这些负面情绪长期存在,易引发空巢综合征。”有关专家指出。

虽然他们没有丧子之痛,但是绝大多数日子里,子女也不在身边,因此他们多数人没有社交、没有亲情,在衣食足之余,不知道生活的意义是什么。在他们最需要安全感、陪护感的时候,他们其实是无助的。

“我最无助的时候:你爸躺在地上,而你在通讯录里。”这篇刷爆朋友圈的文章,看哭很多人。说的是哈尔滨朱阿姨一个人照顾瘫痪老伴5年,一日半夜老伴滚下床,“我搂着他的腰,想把他抱到床上,可坐着抱我站不起身,站着弯腰抱我抬不起胳膊。”

打开手机通讯录,里面包括远在重庆的独生女在内100多人,却不知道该打给谁,刚强了一辈子的朱阿姨那一刻抱着老伴哭了……最后跑到楼下央求两位保安,一再保证即使出问题也和他们没关系,两名保安才上楼帮忙把老伴搬上了床。

“你爸躺在地上,而你在通讯录里。”如果你感觉这是无助又无奈的呐喊!实际上,比老人生病得不到子女照顾更心酸的,是老人死去无人知晓。这不知道比“子欲养而亲不在”痛多少倍!

2017年4月,69岁的独居老人伍姨死在位于广州市越秀区光孝路的家中,被发现时遗体已腐烂发出恶臭;7月,江苏常武地区一独居老人死在家中多日,竟无人知晓……屡见报端的类似悲剧,都戳中我国老龄化下社会养老问题的软肋。

根据国家第六次人口普查数据,全国空巢老人家庭占32.64%。专家预计,到2030年,中国老龄人口将接近3亿,空巢老人家庭比例或将达到90%,这也意味着届时将有超过2亿空巢老人,并且相当比例都分布在农村。

第五种老人——候鸟老人

越来越多年轻人选择背井离乡,涌进大城市工作、打拼。他们的父母为了跟儿女团聚或照料第三代,不得不加入流动队伍。这些跟着“漂”的老年人被称作“老漂族”,也称为候鸟老人。据统计,中国“老漂族”1800万。比起农村、失能、失独、留守老人,候鸟老人无疑是幸运的,无论如何,他们可以与子女团聚,一起生活,在物质充裕的大都市。

然而,以年迈之身背井离乡,面对忙于工作的子女、陌生的城市和生活、无亲朋好友的人群,个中滋味,如鱼饮水,冷暖自知。他们在大城市面临养老、就医、住房等难题。他们吃不惯、住不惯、睡不惯,快节奏的生活方式,复杂的城市运营标志、规矩,令他们无所适从。

我身边的不少例子是:很多候鸟老人等孙子和外孙长大、陆续上幼儿园和小学后,就“逃回”老家。安土重迁、落叶归根,这些传统观念让老年人离开生活了一辈子的家乡,离开熟悉的亲朋好友,去面对未知的生活,这是非常大的挑战。

但是,候鸟老人结束“漂”的生活,回到熟悉的老家,又陷入独守“空巢”的寂寞中。如果安放暮年,是回到大城市的子女身边,还是住进养老院等待一年一度“千里相会”?始终找不到满意的答案……

以上几种老人,是有着特殊境遇的群体,处在“中国式养老”中最寂寞、最脆弱、最需要被照亮的角落。如果说他们的晚年堪忧,相信大多数人都可以理解,毕竟这是一种所处可见的现实。

还有一种老人,你根本不可能想到,他们的暮年,也难以安放。这类老人退休前可能是官员、学者、教师、医生,有一定的社会地位,家庭收入也算殷实。但是,他们依然过不好余生。

这些年轻时有体面工作的老人,也许生活在公共服务较好的一线城市,他们的孩子也许也国外打拼;也许生活在二三四.....线城市,他们的孩子在中国最发达的一线城市打拼。但是,这些晚年吃穿不愁的老人,孤独却常伴左右。

他们不缺钱,不缺尊重,也不需要孩子养活,只希望孩子能经常来看看。他们有的曾为儿女不来看自己,给孩子单位打过电话,只是想提醒他们,在这个世界上还有一个老爸/老妈需要他们来看一眼!

很多老人能忍受生活的清贫,但不能忍受对子女长久的思念。孤独寂寞冷的人,最容易受蛊惑、欺骗,尤其在资讯发达的互联网时代,他们获取信息的渠道其实很窄、很窄。你认为聊天服务、传销、金融诈骗、虚假广告很容易识破,但是他们却很容易被花言巧语所打动……

一些地方把“常回家看看”写入法律,也有老人把子女告上法庭的案例。但往往是“赢了官司、输了亲情”。“今之孝者,是谓能养。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两千多年前,孔子就发出如此感叹,如今,依然是对“中国式养老”的严峻拷问。

社会变革在加剧,人口流动在加快,家庭结构小型化,老龄人口剧增……我们正经历着前所未有的人口变迁。2014年的数据:我国60岁以上老年人口2.12亿,在过去短短一年间,全国老年人口增加1200多万人。2亿多老年人口中,高龄老人有2400万,失能半失能老人有3500万,低收入贫困老人2300万,任何一个特殊老年人群体数量都超过许多中等发达国家人口总数。

这些年来,我们在养老方面频频出招。比如:在财政上,增加老年人补贴,提高失独家庭的补助;在法律上,给予独生子女更多的探亲假,规定不常看望问候父母违法对,等等。

但是,我们显然没有做好全面的准备和应对。清华大学就业与社会保障中心主任杨燕绥认为,老龄社会是科技推动和消费拉动型社会,国家在进入深度和超级老龄社会之前,应当做好三个准备:青年人口拥有人力资本、老龄人口拥有养老资产、老龄产业和养老服务体系完善。

然而,由杨燕绥领导的《中国老龄社会与养老保障发展报告》课题组提出的一项旨在评价老龄社会状况和发展战略的“老龄社会发展指数”研究结果显示,中国得分52.6,准备不足,尚不及格。

如果说,发达国家是“边富边老”或“先富后老”,那么中国的老龄化则呈现出明显的“未富先老”特征。这意味着,今后相当长时间里,中国老人的生活,可能将越来越艰难。

杨燕绥表示,“在公共治理完善的国家,提前二三十年就要拿出应对老龄化的方案。”留给我们的准备时间非常有限。如果没有国家、社会力量的强势介入,汪峰那首《春天里》中的经典歌词 “如果有一天,我老无所依……”可能成为我们多数人的“原型”。

老去,是每个人的归宿。关注今天老人的福祉,也是关注明天的自己。

关于作者

公子智,一个行走于体制内外,拥有八块腹肌(曾经)和一腔热血,上得了朝堂,下得了菜园,说的和唱的一样好听的非典型才子。



【版权归作者所有,王豆腐编辑】



喜欢点赞  分享朋友圈  也是一种美德


近期相关文章

【点击蓝字可以直接跳转到文章】


“你到底死不死?我只请了七天丧假!”

刚刚,清华教授深度解读,一场大危机就要来了!

学者荟今日推荐

作者签名版

《中国人到底想要什么》

¥39



识别上方二维码或点击“阅读原文“可入微店购买

63 33576 63 21161 0 0 6234 0 0:00:05 0:00:03 0:00:02 6232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