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贸仲杯冠军,是我们一起拿下的!丨专访北大法学院2019Vis代表队

法律竞赛 法律竞赛 2022-03-20

在2019年贸仲杯模拟法庭中,北京大学法学院代表队从64支参赛队伍中脱颖而出,获得全国冠军并斩获三个“最佳辩手”称号,创造了北京大学法学院代表队近年来参加该项赛事的最好成绩。


“法律竞赛”有幸请到了这支队伍,分享他们在模拟法庭比赛过程中的种种经历与心得。

北大法学院Vis代表队部分队员合影




访谈纪实




以下分为4个部分:北大法学院Vis代表队、备赛经过、三位佳辩、个人成长。


1

北大法学院Vis代表队



凡事加上“北大”二字,在强强竞赛中不挣得个第一第二,反倒似乎成了“罪过”。然而,对光环和压力再多的臆想,也只是外界揣测。至少,北大法学院2019年贸仲杯代表队并未给自己太多压力。2018年北大法学院在第16届贸仲杯模拟法庭竞赛中夺得亚军,2019年再次参赛虽然有些包袱,但大家更多是希望尽力做最好的自己,用教练孙晧邦的话则是“努力不懈,止于至善”。


贸仲杯是中国经济贸易仲裁委员会(CIETAC)组织的,与Vis Moot使用同一套赛题的模拟仲裁比赛,也是我国国际商事仲裁领域最高级别的英文模拟仲裁赛事,每年吸引了60余支队伍参与角逐。贸仲杯比赛的特点之一在于时间紧、任务重,从10月初发布赛题到11月底进行庭辩,队伍需要在不到两个月的时间内完成申请方和被申请方的书状写作与庭辩准备。到2019年,贸仲杯已举办17届。


2019年11月22日,贸仲杯决赛由北京大学法学院代表队对阵华东政法大学代表队。在北大法学院代表队看来,华政是非常出色的对手,“在英语口音和语速、以及观点的呈现和回应上都做得非常好”。棋逢对手,最后由北大法学院代表队赢得全国冠军,也创下了北京大学法学院贸仲杯模拟法庭竞赛的最好记录。


时隔半年再回忆彼时种种,令人兴奋的结果远没有过程的记忆犹新,“荣誉只不过是写在简历上的一行字,和大家一起的经历和成长才是刻骨铭心的”。团队10人,包括了负责程序问题的研究员王丰泉和孙的妮、辩手董宸和俞笑,负责实体问题的研究员姜贺文和何叶梅、辩手孙笑涵和欧阳捷,以及教练孙晧邦和指导高薇老师。10人近半年的不断交流、磨合甚至争执,才摘得最后历史性的桂冠。而一切的基础,又倚赖于学院良好的模拟法庭氛围。


作为法学生,北大同学参与模拟法庭的热情很高。据姜贺文介绍,对模拟法庭感兴趣的同学大一就会参加本校的比赛,表现出色的同学则选择继续参加理律杯。学院“模拟法庭基础”等选修课也鼓励表现出色的同学参加Jessup和Vis等大型赛事。加上往届前辈的经验分享与辅导,北大近年模拟法庭赛事一直表现不俗。在孙笑涵看来,荣誉固然耀眼,但若想要通过模拟法庭真正学点什么,还是要从参加一场真正的竞赛开始。


北大法学院Vis招新一般6月开始,面向所有年级择优录取。流程一般是先让同学提交简历和自己的writing sample,然后面试。面试基本是让同学们完整做一次submission,最后20人录取一般不会超过5个。


参加贸仲杯两次的孙笑涵认为,写作能力、口语表达能力、思辨能力、抗压能力以及协作能力都是招新时考察的重点。教练孙晧邦还强调了英语能力、时间充裕、极其投入与积极的学习态度,因为“态度决定一切,能力不够可以补强。”大二入队的王丰泉就是这样的案例。尽管他知识结构上略有欠缺,在法律基础问题上缺乏敏感度,但通过培训,基本能克服检索困难。在王丰泉看来,以赛促学非常高效,“用一位学姐的话说,这种学习模式不是‘艺高人胆大’,而是要逼着自己‘胆大艺更高’。”对于低年级想参赛的同学,他建议首先练好英语,其次掌握导论性教材中基本的知识框架,加上良好的学习态度和能力,就可以比较好地跟上赛队节奏。

北大法学院Vis代表队部分队员合影


2

备赛经过


10月初贸仲杯赛题发布,队伍进行书状写作。由于2019年赛题设计本身采用了争议性事项,不论是程序组还是实体组,团队常常找不到足够的案例支撑。尤其在证完申请方后再反过来证明被申请方时,思路更是一度陷入困境。俞笑对此总结道,首先需要对Vis赛题做充足挖掘,不断检索新的资料、反复讨论和寻找新的切入点,辅之以坚持不懈的训练,才能最终呈现出一个相对完善的解决方案。另外,何叶梅强调要严格遵守每日计划表,并在每天做完法律检索后都应当有输出,“不管有没有达到最终的期望值,都先写出来,先输出,然后在此基础上迭代。”


书状写作难以在课堂学习中得到较好训练,学生又少有实习实践机会。孙晧邦教练由于此前参加过国际法促进中心与香港中文大学法律学院合办的“香港预赛”以及在奥地利最高法院举行的Graf & Pitkowitz Pre-Moot,书状写作经验更丰富。针对队员书状写作几乎零经验的状况,他会在团队讨论中帮助大家梳理思绪,要求不断修改书状。在他看来,书状草拟是注重逻辑和表达的技术与艺术的结合,需要以最具逻辑的方式、以对自已最有利、浅白精准的措辞表达立场。但这种结合很难以三言两语、系统化的方式传授。因此,队伍会先参考过往冠军的memo,学习他者长处,再由队员各自草拟书状的部分后再进行整合。为保证各个部分看起来是由“同一人”草拟,书状必须由程序组或实体组的所有队员聚在一台电脑前一字一句、逐个标点符号修改、通过,确保行文用词和格式一致

北大法学院Vis代表队部分队员合影

11月初,队伍一方面进行Respondent memo的写作,另一方面也开始进行口头训练。基本每天完全按照正式比赛的节奏进行数小时训练,不上场的researcher在模拟中也会上场训练。除内部训练外,他们也跟其他友好院校进行了两次模拟预赛(practice rounds)。


贸仲杯庭辩要求语言为英语。英语作为第二语言,且日常生活没有惯用英文的环境,多数赛队为提高庭辩的流利度,会采用背稿的方式。但训练伊始,北大队伍就禁止背稿,辩手必须在完全没有稿子的情况下进行陈述。因为仲裁庭不仅是学习和能力展示的平台,仲裁法庭的核心更在于营造一场互相尊重、法律上的交流与对话。而律师在这场对话中的角色是解决仲裁员心中疑难,引领他们走向有利于自己客户的事实和法律结论。因此,无论何时,辩手必须时刻对仲裁员关心之处保持注意,从最重要的“回应仲裁员的质疑”到最细微的“询问仲裁员是否已经翻到文件册的某一页”。读稿背稿或机械化的表达,便会本未倒置,无法达到双向交流的效果。


教练孙晧邦列举了比赛中的一个案例。贸仲杯决赛时,欧阳捷同学迅速地回应仲裁员质疑后,顺势把有利于答辩人一方的论点抓住,并请仲裁员阅读某份文件,扭转仲裁员当下的走向。这样子的回答和技巧不是单凭背诵就能掌握,往往需要花费大量时间理解每个难点背后的原因。需要对案件所有事实和文件达到百分之九十九的熟悉度,才能对难点有“逆转胜”的回应,而当场流畅的应答,只是自然而然的把心中的答案转化为语言表达出来。


经过对不同地区赛的观察,孙晧邦发现,相较于其他欧洲大陆和美国院校,由于日常环境中比较少接触英语,内地同学在英语表达上或略有限制。但内地队伍的整体准备比其他地区队伍更加认真投入,法律研究更加深入,陈述内容也更为扎实。因此,他相信只要通过深层次、高密度的训练,内地队伍绝对有能力脱颖而出。但需要谨记的是,Vis比赛并不是英语比赛,英语只是国际商事仲裁习惯使用的共同语言,只是与仲裁员和对方代表律师进行沟通的工具。


此外,与一些学校尽早分配oralists和researchers的做法不同,北大法学院Vis代表队直到比赛临近才进行上场oralists的选拔。队伍以Vis Rules第3条为基础,“The Moot is designed to be an educational program with many facets in the form of a competition”,比赛第二学习第一。招新结束后,所有队员都进行同样的训练:参与memo写作和法律研究、参与口头陈述的练习。孙晧邦教练认为,没有上场的队员仍然是队伍里重要的组成部分,训练中的互相帮助是北大能够取得冠军的重要一环

北大法学院Vis代表队部分队员合影


模拟法庭本就是团队合作的竞赛,对于最后没有上场的同学,只是没有亲自表达出准备的内容,依旧全程参与比赛。王丰泉就提到备赛过程中,作为researcher的同学会尽全力帮oralist练习、找资料、润色场上发言等,每天练到很晚才一起回去。在一个团队中只希望能够展现北大最好的状态和水平,这是一个彼此成就和学习的过程。


除了同学自身的努力,团队还幸运地有一位指导老师全心支持。高薇老师从认真阅读memo并提出方向性意见,到担任训练赛仲裁员;从联络其他院校乃至国外的仲裁专家来答疑解惑,到旁听比赛期间大家所有的比赛;从比赛前发微信安抚心情,到比赛后请大家大吃特吃。团队表示,“能够拥有这样一位优秀、热心、负责的老师指导我们,是我们队很大的幸运。”

北大法学院Vis代表队部分队员合影


3

三位佳辩

扎实严谨的书状写作、灵活又条理清晰的庭辩表现、友好团结的团队氛围、教练和指导老师的倾尽全力的支持,诸多因素促成了北大法学院Vis团队最后的胜利。除了集体获得冠军外,还有3位同学获得最佳辩手称号。


董宸认为自己大二参加的维也纳国际赛,为自己积累了庭辩经验,更多的功劳是团队的付出,赛前组内就预设并讨论了各种可能的提问以及argument,共同检索完善才有备无患


欧阳捷自以为决赛的表现并不好,最终获得佳辩感到非常惊喜和意外。“如果一定要找一些原因,可能是我作为后发言的选手能够尽量做到比较responsive,能够根据现场对方的发言及时调动素材并有针对性地作出回应。”此外,教练反馈语速平稳,没有因为慌张就语速变快也非常重要。出乎意料的是,欧阳捷本科并非法学,加入Vis代表队也仅因为结课的模拟法庭表现优秀,被高薇老师推荐参加Vis招新面试。作为非法本的同学,他建议最重要的就是要加强法学基础功底,平时多培养法律人的思维方式、学习和研究技能。


相比之下,孙笑涵获得最佳辩手的经历比较曲折。“我循环赛打Claimant的那场发挥并不理想,当时主裁的不满意直接写在了脸上,我心里真是懊恼无比,就想着如果能再有机会打一场的话我一定要弥补。”在得知自己八进四能上场后,孙笑涵反而变得专注和冷静起来,碰巧当时的一位边裁恰恰是循环赛时对她不太满意的主裁。于是在组织回答时,孙笑涵特别注意回应裁判上一场比赛时比较关注的点,最终从裁判的表情上明显感觉到她的认可,幸运拿到佳辩。

北大法学院Vis代表队部分队员合影


4

个人成长

荣誉之外,个人真实的纠结与转变,也许才是模拟法庭真正能够带来的成长。


董宸需要“多线开工”,加上双学位课程每学期有30学分。压力大到喘不过气来时,便会挑一个周末一个人突然跑去某个咖啡馆看一下午的小说来排解压力。孙的妮在外交换,时差原因导致与团队沟通脱节、时刻担心被室友投诉讨论声音过大、当努力检索的成果被前辈diss一小时就能搞定时内心奔溃。好在夜里有香蕉牛奶配蜂蜜煮麦片的陪伴,让自己在困倦又罪恶的幸福感中获得喘息。俞笑受困于临场紧张心理导致的发挥失常,又在教练高要求和队友友好协作下获得鼓励。孙笑涵因口语劣势不够自信,甚至赛前训练被提问到全线崩盘,大哭之后继续训练。等到八进四循环赛原本不满的主裁笑着对她说“我们一致认为你是最佳辩手”时,自信而坚强的气质则是由内而外地散发。在他人看来天赋极强的欧阳捷,最大的困难却是如何克服“我还没有准备好”的心理状态。但他可以肯定的是冬夜寒风里法学院到宿舍一起走过的那段路和那群人,将难以忘怀。大二的王丰泉因为知识和经验的相对欠缺常常觉得自己很“菜”,在不断摸索中也切实感到能力的增进。在做检索中,姜贺文发现自己学术水平的局限。但又从与高薇老师的谈话中获得鼓励不断成长。何叶梅连续几天都没有找到有效证明Respondent方的论据,在硬着头皮的坚持下终于找到突破口,练就了稳稳的抗压能力。


一群人熬夜改memo,一起枯坐头秃,一起查资料做研究,一起点外卖吃炸鸡,一起在学院陈明楼会议室里看着窗外的朝阳、晚霞、月升和各种曦光里的博雅塔,一起朝着心中的小小目标努力,一起……无论结局如何,这样“一起”的状态才是经年之后值得纪念的过往,而“一起”努力和学习中得到的成长则支持着彼此走向更大的远方。

北大法学院Vis代表队部分队员合影


注:特别感谢北京大学法学院蔡帅同学促成此次交流。


 往期推荐  

最新活动:如何加入moot校队?

能力训练:赛队招新套路全解

赛事介绍:Jessup介绍Vis介绍WTO介绍IHL moot介绍

知识分享:What's your legal basis?

赛题回顾:18-19年ICC23-27届Vis Moot

前辈访谈:空间法moot中南财经政法大学ICC黑马北师大十年Moot“老”前辈印度MNLU Mumbai Vis队伍



编辑丨Nancy

喜欢就在看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