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打造全球顶级消费中心城市:上海样本(上)

许伟清 上海华略智库 2022-12-24



作者:华略评估执行总监 许伟清来源:上海华略智库(HUALUETT)


上海为何被称作“魔都”?有一种理由肯定是因为灯红酒绿的十里洋场,总能满足人们任何消费的渴望。“十四五”期间上海将进一步提升贸易中心能级,建设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双循环驱动下的消费升级,上海又将面临怎样的挑战?


“十四五”时期,上海将开启国际贸易中心能级提升的新征程。4月8日,市政府新闻发布会公布了《“十四五”时期提升上海国际贸易中心能级规划》,提出到2025年,全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居全球城市前列,网络消费交易额保持年均两位数增长,建成多个世界级核心商圈和国内一流水平商圈,进一步增强消费对经济增长的基础性作用。


上海正站在新时代迈向卓越全球城市的新坐标上,逐步成为具有全球影响力、吸引力的综合性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如何实现这一五年目标,形成与卓越全球城市定位相匹配的商业文明,并顺利建成国际消费中心城市,是上海在新时代发展中抓住战略优势的重要课题。

 

本文分上、下两篇分析上海如何加快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国际消费城市,上篇主要介绍国际消费中心城市的内涵及其评价标准、上海具备哪些先发优势、主要差距是什么?下篇将从国际国内经验对比出发,提出建设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对策建议。


什么是国际消费中心城市?


国际消费中心城市,是连接国内外两个市场汇聚全球资源要素的强大“引力场”,是具有丰富消费内容、高端消费品牌、多样消费方式、优越消费环境,吸引全球消费者的高度繁荣的消费市场,是全球消费资源的配置中心以及引领全球消费发展的创新高地。通过对比总结全球消费城市发展经验,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应具备以下特征:


1.拥有较强的综合实力。经济实力、国际辐射力和影响力强被普遍认为是国际城市的“标配”。从人均 GDP来看,2018年纽约、巴黎、伦敦、东京的人均 GDP 分别为77.9万元、40.3万元、43.9万元、48.7万元(同期北京和上海人均GDP分别为13.9万元和13.5万元)。城市繁荣度是国际消费中心城市的基本表现。


 

世界城市综合排名”前5位城市总分变动资料来源:http://www.istis.sh.cn/list/list.aspx?id=12518


2.世界级的购物天堂。具有活跃的商业环境,消费市场的规模和能级在全世界名列前茅。国际消费中心城市拥有丰富多元的消费品牌、消费时尚风向标,往往也是著名的国际旅游目的地。从消费性服务业占比来看,2018年,纽约、巴黎、伦敦、东京的服务业占 GDP 的比重均超过90%,而且是重要国际品牌的集聚地。例如香榭丽舍大街汇聚了LV、迪奥、香奈儿、CK、路易威登等专卖品牌店,汇集众多顶级旅馆和星级餐厅。


3.高效通达型消费设施。纽约的直航航班通往全球 150 多个城市。国际机场协会 (ACI) 网站数据显示,东京机场、巴黎机场 2017 年的旅客运输量和货物运输量均居前 10位。发达完善的交通、信息和物流设施是国际消费中心城市的关键条件。


4.拥有丰富的商业业态。这是全球消费发展的风向标。文化表演、娱乐、美食、休闲等体验活动丰富,为不同层次的域外消费者提供形式多样、富有特色、快捷便利的选择。同时,具有突出的消费创新和引领能力,大家熟知的巴黎、东京、中国香港等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大多也是“时尚之都”。


打造国际消费中心城市,上海具备的优势条件


根据世界知名房地产咨询机构仲量联行的研究,在2020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全国TOP10榜单中,上海位列榜首位置。当然,每个城市在建设国际消费中心城市的进程中各有所长。


在国际知名度、到达便利度和商业活跃度方面,北京、上海和成都位居前三;在城市繁荣度和政策引领度方面,上海、深圳和广州位居前三;在消费舒适度方面,北京、广州和成都位居前三。未来,加快打造国际消费中心城市,上海又在哪些方面具备领先优势?



(1)全球零售商集聚度世界第三


上海2020年新开首店数量接近900家,虽比2019年986家有所下滑,但在新冠肺炎疫情背景下,仍属难得。作为国内首批“社零”迈入万亿级的城市之一,2020年上海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15932.50亿元,相比2019年逆势增长0.5%。根据世邦魏理仕发布的公告,上海全球零售商聚集度接近55%,在全球排名第三,商业成为上海这座城市的支柱。

 


(2)全国进口商品集散枢纽地


上海“包容创新、兼收并蓄”的城市内涵,吸引众多国际知名品牌落户其中国总部甚至是亚太地区总部。上海口岸进口服装、化妆品、汽车分别占到全国的70%、47%和36%。


传统商圈也在竞争中迸发活力。以豫园商圈为例,外滩金融中心、古城公园进行多重资源整合,构建出一个包含文化、艺术、旅游、消费等要素在内的新型消费场域。通过互联网、大数据、物联网、人工智能等新技术的快速应用,更多新消费模式和产品加速推出。


位于上海核心商圈淮海中路的上海广场,完成打围改造(全封闭施工),以焕然一新的面貌摩登开张,重新为百年淮海路商业注入新活力。

 


(3)先进的自贸平台


自上海自贸区成立以来,大型企业如金融、贸易与物流等不断入驻,以享受自贸区所带来的贸易自由、货币流通自由、经营自由等种种便利。


截至2019年底,上海自贸试验区累计新设立企业6.4万户,实到外资331亿美元;累计超过3200个扩大开放项目落地,在49个开放领域实现全国首创。58家金融机构开立自由贸易账户13.1万个,企业由此获得本外币境外融资总额折合人民币1.7万亿元。2019年上海自贸试验区完成进出口总额1.48万亿元,占全市的43.6%。310多项改革试点经验在全国各地分层次分领域复制推广,对全局性改革起到示范引领和突破带动作用。

 


(4)新消费集群全国领先


上海多年来一直致力于消费创新转型发展,以消费者为中心,瞄准新消费群体的数字化、个性化、定制化、场景化新需求,零售新模式、新业态、新技术不断涌现。猩便利、苏宁BIU店、简24、欧尚盒子等无人店业态层出不穷。盒马鲜生、百联RISO、超级物种、宝燕商城等跨界零售新物种竞相登场。食行生鲜、厨易时代、强丰、易果生鲜、万有集市等“互联网+社区服务”新模式百花齐发。


此外,在市区两级政府的支持下,南京西路、淮海中路、新虹桥商业中心等第一批7个智慧商圈已基本建成,豫园商城、上海环球港等第二批5个智慧商圈建设加快推进,智慧商圈助力实体转型取得积极成效。


(5)给力的政策引领


通过出台《上海市促进新消费发展发挥新消费引领作用行动计划》、提出“五型经济”概念(即创新型经济、服务型经济、开放型经济、总部型经济以及流量型经济)等举措,为上海打造国际型消费中心城市指明方向。


建成上海市商务诚信公众服务平台,率先贯彻落实《上海市社会信用条例》,建立了首个跨领域跨行业的商务诚信联盟,共同打造“守信激励、失信惩戒”的商务诚信环境。


目前,交互共享的信用信息数据覆盖市场主体近15万家,累计新增市场信用信息近40万条,推送公共信用信息近70万条,发布两期中心城区10大商圈信用指数,在网上零售、家具流通、在线旅游等14个行业形成各级标准70余项。


建设国际消费中心城市,上海的差距在哪里?


建设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对于上海构建新发展格局能力和水平不可或缺,加快上海消费转型升级,对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促进形成强大国内市场、更好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都意义重大,在建设国际消费中心城市上,上海还有哪些可提升的方面?



——高品质、高溢价的消费品牌有限,消费国际化程度待提高。从全球顶级消费中心城市的比较来看,上海消费结构需求持续升级与生产供给的不充分不平衡矛盾较突出,低端商品和服务供给同质化问题相对突出,大量高端和新兴服务消费供给不足,对国际消费者的吸引力、集聚度显著不足。


2018年上海各类免税店销售额130亿元,其中市内免税销售额6亿元,占比4.6%,但与韩国差距仍很大(2018年韩国免税销售额达到1183亿元,其中口岸免税销售额220亿元,市内免税店销售额963亿元,占比81%)。 “千店一面”让消费者出现审美疲劳,普遍缺乏国际国内影响力,缺乏对国际游客的吸引力,导致上海的消费国际化水平不高。


——商品进口贸易便利程度相对不足。进口商品口岸检测时间长、流程较多,通关成本较高。部分产品的现行检验检查方法过于严苛,与国际市场惯例和通行标准不接轨,导致部分国际时尚商品不能及时上市;保税商品担保对企业现金流、管理流程压力过大,报关操作流程复杂,影响全球巡展类产品进入市场,进口商品易进难出,“保税展示”只展不销。


——商业网点设施供应结构不平衡。商业网点设施供应结构不平衡,缺乏具有国际影响力、享誉世界的地标性商业中心。目前上海商业设施建筑总量已达7600万平方米,人均商业面积远超发达国家的水平,是东京的3倍,但上海城市商业设施呈现区域发展不平衡的态势,部分郊区商业设施规模过剩、分布不均等问题较为突出。


——多产业融合的消费新生态尚未形成。国际消费中心,不应只有购物一个着力点,而是要打造一个商业、旅游、文化、体育、会展等多个行业联动发展的有机整体,从而实现消费的规模效应和整体优势。上海早已引入F1上海站、上海网球大师赛、国际设计周等一批世界知名赛事、展览、艺术活动,但大型文化、体育等场馆与周边商业设施联动性相对薄弱,大型文化、体育赛会、活动购物消费转化率不高。


也就是说,目前只实现了产业活动的引进,而各产业间相互联动,相互促进的消费业态还未实现。根本原因在于:不少中心商业街区产权情况较为复杂,商铺层层转租,产权相对分散,街区开发建设和招商运营脱节,难以实现统一规划管理。同时,缺乏统一的运营管理团队,在形态改造、业态提升整体营销方面,难以进行统一布置和落实。


——跨部门协同推进机制不够完善。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建设中面临大量的跨界协调事宜,跨部门协同推进机制有待进一步完善。在城市商贸业发展的现实中,存在着大量需要跨部门、跨地域协调互动、紧密配合的事宜。


如长宁区“一照多址”试点企业“南瓜车”在区内可实现一张营业执照、多个经营地址、一次行政许可,但在外区新开门店却碰到一些部门行政许可门槛,不得不重新申请设立一个分公司。一些国际化妆品牌商表示,国外化妆品新品一般需要1-1.5年才能在本地上市,大量时间耗费在进关、送检、技术审评、行政审批等程序,流程走下来“新品变成淘汰品”。


下篇于下周一见,敬请关注!


———— e n d ————

下面这些文章,可能你也喜欢!
【原创】华略创始人任新建:城市数字化转型要把握好八个关键点
【原创】突破海的束缚——为什么成渝双城与中欧班列能互相成就?【原创】从温州到世界,一个三线城市的商业传奇【原创】后发地区致胜:在资源整合和品牌重塑中实现位势转变——以上海金山区为例【招聘】这家快速成长的智库,缺人!缺人!【荐读】大城市的创新,为什么普遍出现在“腰部”?
【荐读】千亿造芯泡沫反思:不存在的“弯道超车”
【荐读】中美贸易战三年来的得失复盘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