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宋洋洋:推进文化数字化,释放和培育新质生产力

宋洋洋 伏羲云
2024-09-14
微信改版后,怎么快速找到我们

1.点击标题下面的蓝字【伏羲云】

2.点击页面右上角“…”

3.点击“设为星标”





2024年3月28日,国家文化大数据体系建设工作推进会在湖北省武汉市举行,会议的主题是学习贯彻习近平文化思想,推动国家文化数字化战略落地落实,加快推进国家文化大数据体系建设,为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打牢数字化基础。在大会发言环节,中国人民大学创意产业技术研究院副院长、文化品牌评测技术文化和旅游部重点实验室副主任宋洋洋以《系统推进文化数字化,培育和释放新质生产力》为题发表演讲。以下是发言全文(根据现场速记整理)。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新老朋友:


大家好,去年在海南博鳌中国文化计算大会上主要分享AIGC如何影响和作用于文化产业,今天聚焦宏观层面,谈一谈新质生产力的文化产业范畴,以及如何与文化数字化战略结合。





新质生产力政策逻辑:如何衔接新旧动能转换


首先需要说明的是,本轮政策的切换视角是什么,为什么新质生产力成了今年的焦点?在去年整个中国经济政策的关注取向还是提升内需、提升消费信心。无论是家电下乡还是补贴刺激,以及网红经济,着力点都在内需的扩大和引导。但是,就结果来看,整体复苏态势是低于预期的弱复苏。

问题出在哪儿?

因为消费是收入的函数,没有投资就没有收入,没有收入,消费就不太可能持续提振和延伸。从去年年底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激发有潜能的消费,扩大有效益的投资,形成消费和投资相互促进的良性循环。到了今年“两会”,政策着力点主推新质生产力,这其实是中国经济的传统药方,我们很熟悉这条路,刺激投资、推动产业转型。但新质生产力有其特殊性,旧瓶装新酒,它的新路在哪儿?尤其在文化领域,我分享一下我的思考。

当前的诉求,我们讲新质生产力,核心在于怎样衔接新旧动能。新的动能还没有完全承接,旧动能又存在瓶颈,对文化来讲似乎到了临门一脚的阶段。刚才魏玉山老师说得很好,新质生产力不追求概念。因为生产力概念偏向于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学理层面,就经济发展来说新质生产力释放不仅是结果而且是过程,这个过程实际上有一系列的前置条件、催化因素。官方也有专门表述——技术的革命性突破,要素的创新配置,产业的深度转型。

这个催化因素映射到文化领域,我们似乎可以提出这样一个结论:



新质生产力的释放在文化领域是有可能最先实现的。

首先技术上,人工智能技术大爆发,AIGC偏内容端,文生图,文生视频都是文化内容生成。包括Sora在内的模型对行业冲击巨大,不仅仅是我们想象中的层面。

3月25日,OpenAI请了七位好莱坞编剧、艺术家、导演体验了一下,过去以为Sora一分钟视频,大屏幕商业级的质量,算力可能需要两到三小时甚至更多时长,实际操作不到二十分钟,而且是多机位连贯性内容,一分钟之后可以拼接视频,可以持续生成。就好莱坞来看,很多工作室在削减传统的制作部门预算,就是因为技术到了临门一脚。

其次,要素配置层面,我们国家已经形成了以文化为灵魂、金融为血脉、科技为筋骨的新的协同机制。

最后,在产业转型层面,线下端沉浸式、数字化、多模态场景在我国大量涌现。

从这三个角度出发,文化领域似乎是最容易实现当前新质生产力释放的阶段。



既然讲到新旧动能,我们要看旧动能的瓶颈是什么,新动能能不能接得上?

第一个旧功能承压的领域,就是互联网文化产业向数字文化产业切换,且切换进度不是很快。

互联网文化产业的时间约束接近固化。当前10.92亿网民,10.74亿是短视频用户,近98.4%的渗透率,人均短视频时长151分钟。这就意味着,中国消费者每人每天上网时长是3.7小时,短视频占据了2.5小时,也就是说留给游戏、动漫、长视频、网络文学只有1.2小时的消费时长。这个行业就是这样,互联网文化产业一个行业的爆发一定是其他行业的巨大冲击与萎缩,因为总的时间约束是基本固定的。

新的动能出现了没有?

数字文化产业,文化新基建、资源数字化、地方政策性资金准备、后端面向全产业链的平台建设,这些是近几年一直在投入的,但从应用场景和市场实际支撑来看,还没有形成真正意义上能自给自足的大产业赛道出现。更多意义上是以财政资金为主导的基础设施建设,它需要尽快找到产业场景实现新旧动能转接。


第二个旧动能承压就是对文化尤其大文旅项目来讲,产业开发模式发生了剧烈变化。

传统意义上热衷于大干快上的重资产投资、房地产属性强的开发模式,变成了存量盘活的轻资产为主,变成了以运营能力、策划能力、内容植入能力、营销能力为导向的新模式。


新动能承接怎么样?

第一点,推进实施国家文化数字化战略

在新基建铺设的同时,面向社会可感知的场景和收益模型还是有一定的欠缺。尤其是对于民营企业、平台经济的企业来讲,获得感不强。

一方面是来自中央预算类的基金,很难从体制内溢出。另外一个方面,市场上缺标杆项目、重大项目、能自我循环有商业模型的项目,需要给大家感知到有收益、有空间,能够往前推。


第二点在于文化数据。

人工智能时代,文化数据怎么样交易和使用,和过去似乎完全不一样。

过去数据交易以产权交易为主,分三种类型:一种是地方各种数据交易所或产权交易所,第二种是企业点对点完成数据资产转移交易和支付,第三种就是行业性的数据平台,像图片类、音频、音乐等,是传统意义上版权为主导。

人工智能时代数据非常特殊,数据做流通和产权交易的比重将降低,数据将更多地用于预训练,以使用和调用为主。要么就是完全开源不收费,要么就是非开源,但数据有清洗成本,所有数据接口训练一次收什么样的费用,和过去产权交易概念完全不一样,在这个时代怎么做,数据持有方怎么做,这是需要考虑的。

再就是高质量语料库即将用尽。现在大模型参数都到了万亿级别,但比较尴尬的是目前语料库已经用了90%,麻省理工大学团队预测2027年左右,高质量文本语料用尽。文化数据怎么办,规模相对于大模型投喂需求来讲较小,标注又非常困难,以行业专家标注为主,人工和机器标注规模有限,而且现在来看标注成本可能不如清洗成本高。这就意味着,文化领域有可能要转变过去传统的数据交易观,数据不同于其他要素,只有同场景结合才能实现数据价值,换句话说数据持有方未来想法更多意义是结合场景,自调参数,用场景变现,这是AI时代目前能看到的大变化。






对国家文化数字化战略扩大到社会面纵深发展的期待


最后一点时间聊一下对国家文化数字化战略在推进实施过程中的一点期待和展望,文化数字化如何扩大到社会面的纵深发展。


01

以重大标志性项目解决社会面观望问题

目前绝大部分民间资本和民营企业对文化数字化观望氛围浓厚,不是培训不多、认知不够,有体系、也有培训,企业的现实问题就是——能不能自我循环赚到钱。因此,文化数字化重大产业项目需要进一步与地方场景招商相结合。

地方经济招商引资资金变化很大,过去就是上台给补贴,或者房租补贴、税收返还;现在是开放场景、基金投资以及政府购买方式孵化。让文化数字化场景立起来,政府补贴一部分,企业投入一部分,企业买单一部分,这三方如果能形成合力,解决存量盘活,哪怕今年只有一个标杆项目立起来,我想观望态度会迅速打散,会有企业迅速进入进来。


02

以标杆性体验场景解决消费者认知问题

当前文化数字化更多像政策或者行业层面的术语,消费者对其了解不多,需要有体验性场景,提升公众认知度。比如,建设中华文明主题乐园。传统文化这么热,文保机构又相对封闭,未来有没有可能把传统文化做成一种真正意义上能够数字化,能够用现代方式展呈的文化乐园。除了重大项目之外,小而美的文化体验场景同样可以冠之以国家文化大数据体验场景,我们也要推广。很多低成本、创意十足的,定制化小规模解决方案也是可以形成示范和标杆体验的。


03

以大规模专业公共服务平台解决企业成本问题

AIGC时代,创业企业如果没有几张华为或者英伟达的卡,融资都很困难。在政府和公共服务层面,可以发力算力中心的升级,或者做好公共算力租赁,要么就是公共服务场地,还有清洗标注基地面向社会企业开放,解决过去企业自己投入不了的成本问题。


04

以新的投资逻辑解决投资融资两难问题

企业融资难、融资贵不用多说,当前投资同样很困难。美元资金退潮之后,现在只有一股力量在投——政府为主导的引导资金,很多其实跟招商指标匹配起来,政府引导资金要求是企业实际落地,还有就是国有资产保值增值的刚性约束。在这种情况下,单体企业很难满足这个要求,引导资金很难投出去。从现在来看更好的方式,是引导性资金要从追求单体企业成长到追求捆绑资产成长。引导资金投资在地文化企业并不追求单体企业形成多大规模,而是投资后让企业在所在区域孵化一系列场景,把周边的资产盘活升值,算大账收益,不需要考虑传统意义的资本退出实现收益增值。


05

以创新教育评价解决科研机构积极性问题

刚才听到冯惠玲老师的分享,以冯老师为代表的很多高校团队以情怀驱动做了这么多年文化数字化,但是这种实践应用层面的探索,并不被当前的教育评价体系所兼容。文化数字化又是偏真正意义上的应用、体验,这样的内容如何能够与教育评价和科研评价结合起来,哪怕能有几个试点进行总结示范,看看能不能推广。


06

以政策协同解决数据要素基础制度体系问题

文化数字化推进到现在,最高层和最基层两端声音最大,最高层从二十大报告到两办文件再到今年两会,一直在强调推进实施国家文化数字化战略。最基层的协会、企业也在探索包括采集、标注、新基建、专网、交易平台在内的一系列举措。但是,整个文化数字化的基础制度体系,包括数据要素的分配机制、权益机制、数据治理等等,特别需要中间层的部门协同和统筹,以更大范围更大力度推动和支持发展。


时间关系就分享这么多,有不合适甚至不到位的地方,希望大家多批评指正。谢谢各位!


作者介绍:

宋洋洋

中国人民大学创意产业技术研究院副院长、文化品牌评测技术文化和旅游部重点实验室副主任

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博士,湖南大学特聘教授,九三学社社员。主要研究方向:文化科技融合、文化产业研究。主持中宣部、文化和旅游部、科技部等中央部委课题五十余项,主编《中国文化和科技融合战略研究报告》《中国文化消费投资发展报告》等学术著作多部,在《人民日报》《光明日报》《统计与决策》《科技管理研究》《经济》《中国物价》《群众》等报纸期刊发表论文数十篇,作为课题负责人主持编制了四川省、内蒙古自治区、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成都市等多个省市“十三五”、“十四五”文化和旅游发展规划,作为起草组成员参与编制文化数字化、文化和科技融合等多个中央政策文件。





作者专辑



宋洋洋:生成式人工智能对文化产业的影响



宋洋洋:数字沉浸技术让文化消费提质升级



相关推荐:




国家文化大数据体系建设工作推进会在湖北武汉举行


重磅发布 | 6项国家文化大数据体系标准发布


专家会商深入推进国家文化数字化战略


高书生:加快建设国家文化大数据体系的条件已成熟


尹晖:可信版权链-国家文化大数据体系不可或缺的基础设施


李腾:华为ICT七力助推文化产业新质生产力发展


冯惠玲:深耕数字内容,探索中华文化呈现之路


张龙飞:勇担使命 融合创新 以文化数字化建设推进文化高质量发展






END


星标【伏羲云】,不错过每一篇精彩。



体验中华文化数字化成果,请下载伏羲云客户端👇

伏羲云 APP



点个在看,让更多人在看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伏羲云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