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2017年美国最高法院判例译述(47)—移民能不能撒谎?

蒋彧 法与译 2019-03-23

【移民能不能撒谎?——那要看撒的是什么谎!请看美国联邦最高法院的分析。本案译述者为蒋彧,华东政法大学商学院金融学学士,复旦大学法律硕士研究生在读,请大家批评指正。】



马斯连雅克诉美国政府

——移民能不能撒个小谎?

 

原案名:Maslenjakv. United States

判决日期:2017年6月22日

案号:16-309

判决原文:https://www.supremecourt.gov/opinions/16pdf/16-309_h31i.pdf

主笔:卡根大法官(罗伯茨、肯尼迪、金斯伯格、布雷耶、索托马约尔大法官附议;戈萨奇大法官撰写部分附和意见,托马斯大法官附议;阿里托大法官另行撰写附和意见)


判决主旨:外国人通过虚假陈述取得美国国籍,只有当造假的内容对申请国籍的结果发生关键作用时,美国政府才能剥夺其美国公民身份。


判决评述:

 

1. 移民文件造假事发

 

迪芙娜•马斯连雅克是塞尔维亚人,并从九十年代开始就居住在波斯尼亚。内战爆发后,塞尔维亚和穆斯林分裂了这个新国家。1998年,马斯连雅克和她的家人(包括她丈夫拉特克•马斯连雅克和他们的两个孩子)向美国政府寻求避难。马斯连雅克宣誓作证,告诉移民官她害怕受到穆族和塞族双方的迫害。据她所说,穆族可能会因为他们是塞族而打击他们,而塞族这边,由于她的丈夫逃了波斯尼亚塞族军队的兵役并在塞尔维亚躲了五年,所以塞族也不会给他们好日子过。


考虑到原告的困境,美国移民官给予了他们难民身份。于是,马斯连雅克一家于2000年来到了美国。六年后,马斯连雅克又提出入籍申请。经宣誓,她对申请表第23个问题“是否在申请移民过程中提供虚假或误导信息”和第24个问题“是否在申请进入美国时向移民官说过谎”的回答均为“否”。在接下来的面试中,她仍然向移民官宣称她所填写的内容全部都是真实的。但是事实上马斯连雅克说谎了,她虚构了她获取难民身份时的经历。


原来,马斯连雅克的丈夫拉特克并没有在波斯尼亚内战中逃兵役,而是成为波斯尼亚塞族军队的一名军官。并且,他所在的旅曾参与了斯雷布雷尼察大屠杀,这场屠杀导致了约8000名穆斯林平民的死亡。


没多久,美国政府指控拉特克在移民文件中造假。在调查过程中,美国政府还发现,刚刚入籍美国的马斯连雅克对以上情况一直都是知情的。

 

2. 美国政府:只要违法就可以踢出去

 

于是,美国政府指控马斯连雅克违反《美国法典汇编》第18编第1425(a)节,“故意违反法律以获取美国国籍”。具体而言,马斯连雅克对申请表上问题23和24的回答以及她在面试中的宣誓证词均属于虚假陈述。《美国法典汇编》第18编第1015(a)节“禁止在入籍宣誓后做虚假陈述”。由于马斯连雅克违反了该节的规定,所以她必然违反了第1425(a)节。同时,政府向州法院提出,依据第1425(a)节定罪无需考虑这些虚假陈述是否对入籍决定产生影响。


州法院对美国政府的观点表示同意,指示陪审团,只要政府证明了被告造假,即便造假内容对入籍结果并产生有“实质性影响”,也可以给被告定罪。于是,陪审团做出了有罪判决;州法院基于该判决,判处剥夺马斯连雅克的美国公民身份。


第六巡回上述法院对以上观点和判决均持认同态度,然而,其他巡回法院的观点不同。马斯连雅克上诉到最高法院。为了统一法律,最高法院决定对此案授予调卷令进行审理。

 

3. 最高法院:只有违法行为起关键作用时才能踢出去

 

最高法院的大法官们首先剖析第1425(a)节中的“故意违反法律以获取美国国籍”。在一般用法上,“获取”某物是指取得占有,因此“获取美国国籍”是指获得美国公民身份。副词短语“违反法律”修饰“获取美国国籍”。将这些短语综合起来看,当某人以违法方式获得美国公民身份时,便触犯了这一法条。那么,这整句话意味着什么呢?最通俗的理解就是,违法行为必须在一定程度上对公民身份的获取有促进作用。


在这里,最高法院举了一个很有趣的例子。假设有人对你说:“约翰以违法的方式获得了那幅画。”你大概会认为他是偷来的或是伪造支票买来的,或是他假冒中标者从拍卖会上拍到的。总之,你能够想象出他的违法行为与他得到画之间应该存在着某种方式与目的的联系或是因果关系。但如果有人对你说,“约翰以违法的方式获得了那幅画,但是他的违法行为跟获得那幅画没关系”,你八成会听不懂他的话。换言之,如果约翰仅仅是在去拍卖行的路上违反了交通规则,然后再买下了这幅画,没人会认为“约翰以违法的方式获得了那幅画”。


获取美国国籍则同理。如果发生在入籍过程中的违法行为仅仅是一些偶然因素,并不会影响入籍的结果,那么该行为就不能被指控为违反法律以获取美国国籍。我们所理解的违反法律以获取美国国籍是指违法行为一定得对获取国籍的结果产生作用。


那么在实务中,何种虚假陈述才会触犯第1425(a)节呢?最高法院认为,如果这种虚假陈述能够独立地、显著地影响美国政府在移民调查中的判断,那么该虚假陈述将被视为第1425(a)节中的“违反法律”。陪审团在上述案件中,应当考虑当事人的虚假陈述是否能够显著地影响入籍结果。而本案中的初审法院指示陪审团不必考虑被告的虚假陈述是否对入籍结果产生作用,这种做法是完全错误的。


只有当申请人的虚假陈述本身会导致入籍失格,或者说,申请人为了获取移民利益而做虚假陈述,从而导致自己无法满足“良好道德品格”的条件时,陪审团才能给该申请人定罪。

 

4. 判决结果

 

最高法院撤销了第六巡回法院的判决,发回重审。马斯连雅克只赢了一分,她和家人的美国公民身份是否能保得住,还要经过进一步的司法程序的检验。






美国最高法院判例译述——云翻译工作室  出品

主编:        高凌云

副主编:    赵予慈  齐冠云

撰稿人:    赖雪金  蒋佳颖  郑家豪  纪宁宁 崔伟 孙樱榕  赵予慈  齐冠云  蒋彧  陈曦




喜欢请转发,并在文末动动手指点个赞,鼓励一下作者哦!



更多案例评述请见:

新!2017年美国联邦最高法院判决(第1案)

2017年美国联邦最高法院判决评述(2)

2017年美国联邦最高法院判决评述(3)

2017年美国联邦最高法院判决评述(4)

2017年美国联邦最高法院判决评述(5)

2017年美国联邦最高法院判决评述(6)

2017年美国联邦最高法院判决译述(7)

2017年美国联邦最高法院判决译述(8)

2017年美国联邦最高法院判决译述(9)

2017年美国联邦最高法院判决译述(10)

一个未被扶正的代高官的悲惨遭遇—2017美国最高法院判决译述(11)

2017美国最高法院判决译述(12)—第四修正案能否保护被无端冤枉而非法羁押者

2017美国最高法院判决译述(13)——由固特异轮胎引发的律师费纠纷

2017美国最高法院判决译述(14)—人生能有几个三十年

2017美国最高法院判决译述(15)—生物原研药与仿制药之争

2017美国最高法院判决译述(16)—一样的措辞,不一样的命运

2017年美国最高法院判决译述(17)— 一次对“拖延症”患者的救赎

2017年美国最高法院判决译述(18)—老司机带你学习破产法的故事

2017年美国最高法院判决译述(19)—选举是大事儿!

2017年美国最高法院判决译述(20)—以种族划分选区违不违宪?

2017年美国最高法院判决译述(21)—法官会讨好公诉人吗?

2017年美国最高法院判决译述(22) —智商太低免死刑?

2017年美国最高法院判决译述(23)—一场交通事故引发的拉锯战

2017年美国最高法院判决译述(24)——说好的无罪推定呢?

2017年美国最高法院判决译述(25)——这位少年将把牢底坐穿

2017年美国最高法院判决译述(26)——一起私房钱引发的血案

2017年美国最高法院判决译述(27)—一次对“专利流氓”的沉重打击

2017年美国最高法院判例译述(28)——我杀人了,但我有精神病!

(29)“表达”发型设计屋诉施耐德曼——卖家报价也跟言论相关?!

(30)曼里克诉美国政府——两个判决,必须有两次上诉!

2017年美国最高法院判例译述(31)—上诉审查的标准

2017年美国最高法院判决译述(32)

2017年美国最高法院判例译述(33)—路遇银行歧视,政府拔刀相助

2017年美国最高法院判例译述(34)—仲裁协议算不算数?

2017年美国最高法院判例译述(35)—当天赋人权碰上国家安全

2017年美国最高法院判例译述(36)—向债主主张过期债权就要摊上官司吗?

2017年美国最高法院判例译述(37)—州政府可以禁止个人使用社交媒体吗?

2017年美国最高法院判例译述(38)—几岁是未成年人?

2017年美国最高法院判例译述(39)—捡人家的墨盒灌上自己的墨粉卖行不行?

2017年美国最高法院判例译述(40)—如何成为美国民事诉讼中的第三人?

2017年美国最高法院判例译述(41)—运动服上的花杠杠能不能随便仿制?

2017年美国最高法院判例译述(42)—征收本国国民财产违反国际法吗?

2017年美国最高法院判例译述(43)——围观美国最高法院大法官们咬文嚼字

2017年美国最高法院判例译述(44)——联邦的事,地方莫管!

2017年美国最高法院判例译述(45)——共犯对退赔赃款要承担连带责任吗?



推广: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总则》中英对照  译后记


如需购买,请点击二维码进入复旦大学出版社官方微店购买: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